杭盖乐队和他们朋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杭盖乐队和他们朋友

杭盖乐队和他们朋友   短促而清脆的小打过后,三弦扯开步子摇晃了起来,叫做图卜硕尔的蒙古弹拨乐也随之痛快地跟了进来。甩着马鞭的杭盖乐队主唱胡日查说:“这首歌我不想唱,想交给你们去唱。”   “Ayas mandaan sain Hui,Uiles tandaan sain Hui”……6月中的北京麻雀瓦舍,第三届杭盖音乐节,观众在“蒙语”大合唱中拉起了环形火车。吁……一长声马头琴,《酒歌》在眩晕中结束。手中没有酒,却也能如此欢歌,或许这就是歌德所羡慕的“无酒之醉谓之青春”吧。   “浓浓烈烈的奶酒啊,蜷在瓶里的小绵羊;兄弟朋友来痛饮吧,灌进肚里的大老虎;我们的歌声美,嘿!干了这一杯,嘿!千万别喝醉。”杭盖乐队曾为《酒歌》创作过汉语版,比喻有趣,对仗工整,却显然少了蒙语版刚烈原始的气息。在节奏和舞蹈性上,《酒歌》与凯尔特民歌有某种殊途同归之妙,带给观众一番围圈欢腾不知疲惫的田园牧歌幻景。   贡献出杭盖和山人等享誉欧美、带有迷人异域气息并足够时髦的好声音,是令中国音乐圈自豪的事情。   从迈克尔·杰克逊到涅槃,再从Metallica到暴力反抗机器,杭盖乐队来自北方各地的野孩子们,从不羞于承认西方摇滚乐对自己的影响。当年龄渐长,他们突然转向,开始寻觅自己民族的根源。上路采风、学习濒临衰微的传统艺术、寻找稀有动物般的村落长老拜师,加上部分“乐二代”自身在民乐里的成长背景,他们最终带出了既新鲜又隽永的“民族摇滚”。   每次演出前,如现场有大屏幕,杭盖总倾向于在调音时间播几段“预热宣传片”,片中有两段当代著名电影片段。其一是俄罗斯导演米哈尔科夫的杰作《套马杆》,跑去海拉尔城里买彩电和避孕套的牧民贡巴,骑着自行车回到牧场,在品尝了现代的罐头和可乐后,他遇上了自己跃马扬鞭的祖先成吉思汗,并被蒙古大军擒获;另一部是纪录片《阳光宝贝》,一位被山羊抢夺洗澡水的蒙古宝宝,迎着初升的太阳,第一次自己站立了起来。   或许,杭盖试图通过这两个场景,来表达自己对草原的乡愁。前后在这个乐队待过的成员们,大多来自内蒙古、新疆和青海。置身大都市多年,他们发现拥堵的“三环停车场”???已经束缚了内心那匹野马。幸好,还有马头琴和图卜硕尔的声音,能制造白云下面马儿跑的幻象。   《套马杆》里成吉思汗和他的千军万马,被杭盖以融合摇滚的方式一次次重塑并建构成史诗。轻声的弹拨,让《希格希日》里的马儿开始蹒跚踱步,啃食青草,“温顺的褐红马步伐匆匆,八串珠的头饰,唰啦唰啦;花褐马的步伐匆匆,十串珠的头饰,唰啦唰啦”。刚一安静,马头琴就像皮鞭一样砸了下来,驾、驾,万马嘶鸣,天昏地暗。   “身材矮小的它们,是蒙古人最忠诚的朋友,征服欧亚大陆的途中,它们忍耐着陌生的食物和环境,与西方的高头大马鏖战;被贩卖到远方并老去后,它们一直向着故乡的方向走,回来时,蹄子已经烂了。”对这些马儿,在北京长大的内蒙古人伊立奇更有一种超越时空的乡愁。他和杭盖乐队的其他乐手一起,改编不为人知的民歌,让民间故事生长出奇幻的翅膀。   歌曲里的场面不会出现在伊立奇熟悉的北京胡同,但他和乐队书写的这番乡愁,却已成为全球听众莫名的乡愁。有时,在四合院的天台上,美国的乡村音乐人会和他们一起拨弄琴弦。牛仔们想在班卓琴上重现《圣主成吉思汗》,一点都不难。   这乡愁该有怎样的具象?主唱胡日查最有发言权。他在青海的蒙古包里长大,从小就跟着酒宴、婚礼、过年和小孩理发的仪式唱啊跳啊,“一首歌反复来个十多遍,直至把整个蒙古包都灌醉,不一定非得唱得好,但那就是很童年的一种方式”。他把童年式的不拘和调皮带到舞台上,无论是歌唱大自然、父母还是爱情,都是酒后“带着旋律的心里话”。   生活的苦闷,并不总能被杯酒浇灭,譬如摇篮曲《波茹来》里父母双亡的姐弟俩。做了童养媳的姐姐将摇车带走,在深夜里哄弟弟入睡:“选来上好的木材,爸爸给你做摇篮;漆黑寂寥的深夜里,妈妈抱着你驱赶严寒。额吉达,波茹莱你别哭,妈妈还在呢。”弟弟8岁时,有歌唱天赋的姐姐病故,苦命的波茹莱被姑姑领走,成长为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大修厂八级钳工,省级劳动模范。   “杭盖已经从民间音乐现象飞跃到跨界音乐的先锋,同时他们从未失去他们的灵魂。从蒙古草原广阔的疆域上生长出来,这种音乐会使你想家,虽然那个地方你从未到过。”英文网站Rapsody Online如此描述杭盖的乡愁。   第三届杭盖音乐节,杭盖乐队又把自己的乐友们邀到北京,来了次两天三夜的音乐狂欢。其中当然少不了与杭盖血脉和风格都较为接近的蒙古族音乐家。作为北漂音乐人的老一辈,部落乐队经历了听觉和实践的审美剧变,从最初长发披肩、夹克摩托的金属青年,变为深深扎入蒙古民间音乐土壤的沉稳中年。“蒙古症”则是来自法国、中国和蒙古国的多为学院派艺术家的先锋实践,他们有着扎实的现代作曲功底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