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柯达倒下与重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年柯达倒下与重生

百年柯达倒下与重生   有研究称,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约40岁,1000强企业平均寿命30岁。而宝洁、强生、雀巢、西门子、飞利浦、可口可乐……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世界知名企业已有上百年历史,至今仍活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要向这些走过百年沧桑,曾经创造了无数奇迹与辉煌的百年老店致敬。毕竟,能历经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而仍有生命力的企业实属凤毛麟角。   然而,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现实是残酷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最直白的真理。每天,都有数不清的企业诞生,每天也都有数不清的企业消失。在现实面前,即便是有着百年辉煌的老店,也不能逃过市场的检验。诺基亚、夏普、雅芳……这些曾经荣耀无限的百年老店如今却步履蹒跚,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今天,当柯达这家有着132年历史的百年老店面临破产境地时,我们不由为它曾经创造的辉煌,也为它曾经留给我们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扼腕叹息。   胶片王者— 柯达   回顾柯达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柯达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摄影技术的创新史。1879年,爱好摄影的银行职员乔治·伊士曼为了简化摄影操作,用自己研制的乳剂配方发明了照相机用干版胶片;1880年,在美国纽约州的罗切斯特成立伊士曼干版制造公司;1883年,发明胶卷,促使摄影行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1888年,正式推出柯达盒式相机;1935年,克罗姆彩色胶片成为全球第一款取得商业成功的彩色胶片;1975年,发明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柯达的每一项技术发明都为自己一步步成为行业领跑者奠定了基础。   技术上的领先为柯达带来了大量财富。柯达发明胶卷后,迅速占据全球三分之二市场份额,成为毫无疑问的胶片王者。1930年,柯达占世界摄影器材75%市场份额,获取90%的市场利润;1966年,柯达海外销售额达21.5亿美元,在《财富》杂志中排名第34位,纯利居第10位;1975年,柯达垄断美国90%的胶卷市场以及85%的相机市场份额;1981年,柯达销售额突破100亿美元,1997年2月公司市值达到最高值310亿美元,巅峰时期全球员工达14.5万人。   柯达患了大企业病   经过百年垄断性发展,柯达成为一个惊人的庞然大物。它患上了??企业病:层级复杂、人员众多、机构臃肿、反应迟缓、官僚风气、思想僵化。历史上GE、IBM等许多公司都曾患上过这种病。柯达也没能幸免。   柯达曾经是罗切斯特市最大的企业。鼎盛时全市有三分之二的人受雇于柯达,有很多家庭几代人都为其工作。随着柯达业务的多元化、跨国化经营,柯达的组织架构日益复杂,部门增加,人员增多,管理难度自然加大。   在行业第一的宝座上稳坐百余年,柯达有着无与伦比的骄傲与优越感。在这样一个家长式统治和以内部为中心的公司,高管都来自内部。高高在上的领导们总是自我感觉良好,缺乏危机感。柯达失去了对市场变化与客户需求的敏感。   管理难度的客观加大,加上主观的自大轻敌,使柯达在变化了的客户需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是如此的麻木短视,行动迟缓。   短期与长期的抉择   历史上,柯达的腾飞与其创始人在技术变革节点果断牺牲短期利益,大举投资有长远前景的新技术有密切关系。1891年,伊士曼放弃了柯达成立以来的优势业务—利润丰厚的干版业务,而转向全新的胶卷业务。这次选择虽然让柯达短期利益受损,但却确立了柯达在胶卷行业的长期垄断地位,从此开启了长达百年的柯达时代。而这一次,在胶片与数码业务的抉择面前,柯达的高管却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1975年,柯达发明世界上第一部数码相机,而柯达高管当时的反应却是:“这非常好,但不要把这个东西告诉任何人”。1981年,柯达市场情报部负责人在公司CEO支持下进行了一项非常全面的调查研究。他成功预测了数码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数码摄影有可能取代柯达现已建立起来的以胶卷为主的业务;但数码摄影的用户规模在短期内将非常小,这种取代需等上一段时间才会发生,柯达大约有10年时间为这种过渡做准备。   然而,在长达10年的“机会窗”内,柯达并没有为后来的颠覆性变化做好准备。柯达不是没有技术及资金实力,也不是不知道数码技术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然而,在胶片业务眼前带来的巨大收益面前,数码摄影技术未来可能带来的收益显得如此虚无缥缈。胶片业务的暴利以及资本市场的压力让柯达的高管难以放弃胶片业务的核心地位,错失了数码业务的发展良机。   反应速度过于迟缓   正是在这10余年里,立足低端市场的日本富士胶片竭力将资金从胶片业务转投数码业务,为数码时代的转型做好了准备。与此同时,佳能、尼康等公司也在数码相机领域不断开疆拓土,称霸一方。   而柯达公司对数码业务的态度却总是忽明忽暗。柯达虽然对数码业务也有资金、研发投入,但缺乏系统性战略布局。直到2003年,柯达才意识到传统胶片相机和胶片大势已去,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