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中医治疗研究进展.docVIP

哮喘中医治疗研究进展.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哮喘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哮喘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摘要: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喘证、哮证范畴,是因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肺部疾病之一,有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而长期反复发作常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西医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有缓解哮喘发作及控制哮喘发作的两类药物,以β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为主。而中医药治疗哮喘是通过祛除致病因素,控制哮喘发作症状,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以达到祛邪治病,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中医治疗哮喘在控制症状、消除病因、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哮喘;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 由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在中医学中属哮证、哮病、呷嗽等范畴。中医学对哮喘的认识己有几千年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于哮喘缓解期的中医药治疗,不仅可以减轻发作时的症状和发作频率,改善肺功能,而且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现分类综述如下:   1从肺脏论治   素问《五脏生成》中有关对肺的重要性论述: 肺者,气之本诸气者,皆属于肺,明确指出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朝百脉,主治节等方面,肺气以宣发肃降为基本的运行模式。肺位于上焦,肺叶娇嫩,不耐寒热燥湿诸邪的侵袭[1]。现代多数医家认为,痰阻气道致肺失宣降,风盛痰阻致气道挛急是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病机,风盛是其主要致病因素,治宜补肺固表,消风化痰为主[2]。汤翠英[3]总结林琳主任治疗哮喘的经验,主张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其中缓解期,气虚者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化裁以补肺固表、护卫益气。   2 从肺脾论治   《医方集解》云: 哮虽为肺病,然肺金以脾土为母,故肺中之痰浊亦以脾中之湿为母。并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刘自力等[4]认为哮喘其病位在肺,而本在脾,通过健脾益肺,使脾气健旺,则肺无痰贮,其气喘自平,利于疾病的恢复。刘绳武[5]认为,喘在肺为标,其本在脾胃,而其源在于血瘀。许克奇[6]认为,缓解期多属虚证,主要表现在肺、脾、肾三脏,根据其病情以补肺、健脾、补肾分而治之。《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中有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则咳甚,上迫肺也说明卧不安是由于胃腑不和,逆气上行,进而累及肺气不能肃降,息有音而不能正偃国外有人研究表明:45%~65%哮喘患者伴有胃食管反流症( GER)[7]。因此,对于用常规平喘药物,尤其是皮质激素治疗也不能缓解夜间频繁发作的哮喘患者,临床上找不到明确的病因,伴有消化道症状者,应高度怀疑是否是胃不和所致的哮喘患者,中医给予健脾益气,和胃降逆药物治疗往往能取得满意疗效。袁雪晶[8]认为,致哮喘反复发作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临床辨证应从肺脾肾不足与气阴阳虚损相结合的辨证思路入手,肺脾气虚证最多见。其主张治未病,寓治于防,提出儿童哮喘长期控制的关键是补益肺脾,临床常以玉屏风散六君子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为主方加减组方,取得较好疗效。   3从肺肾论治   《类证治裁》曰: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入升降失常,斯喘作焉。明确阐明了哮喘发病与肺肾的关系密切。温阳补肾固本疗法为哮喘的全面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是未来哮喘治疗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新方向[9]。周兆山等[10]认为哮喘患者存在肾虚质从哮喘大多自幼发病且有明显的家族性遗传,说明哮喘患者的体质是先天就具有的。这与中医的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相吻合。哮喘患者具有遗传性的过敏体质,当责之于肾,是肾所藏的先天之精的缺陷所形成的一种肾虚质,因此治疗应从补肾立法。张志文等[11]认为缓解期治疗应扶正与祛邪相结合,主张调补肺脾肾三脏,以复其生机,增强抗病能力,同时配合清透余邪,宣肺解痉,祛痰化瘀等治法攻实邪,并随症加减,自拟补肺定喘汤黄芪、白术、防风、党参、淫羊藿、蛤蚧粉(冲) 、炙麻黄、熟地黄、细辛、五味子、姜半夏、黄芩、丹参、地龙、甘草运用于临床,取得较好疗效。吴银根运用经验方仙灵脾、巴戟天、蛇床子组成的止喘胶囊,具有温阳补肾、固本、平喘之功,在撤减激素、防止哮喘复发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12]。补肾防哮丸:柯新桥教授认为哮喘无论缓解期或发作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肾虚,尤其是肾阳虚,提出温肾壮阳、益气健脾补肺为治疗哮喘之法[13]。王翠真[14]采用补肾防哮丸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6例,3年疗效:治愈16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   4从痰瘀论治   历代医家认为哮喘发生及反复发作的症结是痰。朱丹溪说: 哮喘专主于痰。饮为阴邪,得温则行,得寒则聚,所以,治疗痰饮需运用温药以振奋阳气。温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