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学习中心
                    
接 触 网 检 修 手 册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供电教研室
2007.8
1.  承力索和接触线
1.1  检修标准
1.1.1  承力索和接触线的张力和驰度应符合安装曲线规定的数值,驰度不得大于:简单悬挂为15%,全补偿悬挂为10%。
1.1.2  承力索和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应符合规定,允许误差为:地面路段,承力索高度误差为±75毫米15毫米15毫米
1.1.3  承力索和接触线的相对位置,直线地段承力索应位于两接触线之间的中心线的正上方,曲线地段,承力索应与两接触线之间的中心线的连线应垂直于轨面,允许偏差为:地面路段为±20毫米10毫米
1.1.4  链形悬挂对接触线的间距为40毫米
1.1.5  接触线的坡度允许范围为跨距的1/400~1/200。
1.1.6  承力索应无锈蚀、断股,接触线无硬点扭面存在,其磨耗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1.2  准备工作
1.2.1  人员:9~10人(梯车作业);7~9人(作业车作业)。
1.2.2  工具:梯车、温度计、钢卷尺、水平尺、皮尺(10m)、兆欧表、油桶、铜锤或塑料锤、导线纠正器、游标卡尺、包(内有常用工具)、砂纸、线坠、道尺、用具、导高测量仪、大棕绳和滑轮。作业车等。
1.2.3  材料:黄油(工业凡士林)、扎线(铜线)、线夹等。
1.2.4  安全:作业组人员要按规定穿戴,作业时的安全措施要完善正确,安全用具、防护工具。
1.3  检修步骤
1.3.1  检查承力索有无锈蚀、断股;
1.3.2  检查承力索一接触线的相对位置;
1.3.3  检查承力索和接触线定位点的高度及跨中驰度;
1.3.4  检查两接触线所在平面是否与轨面平行,导线的偏磨情况。
1.3.5  测量接触线定位点、跨中及异常点的磨耗。
1.4  处理方法
1.4.1  简单悬挂定位点和跨中的承力、接触线高度:
a  定位点处接触线的高度基本上不随温度而改变,如高度不合要求,其调整方法如下:
(1)当结构高度符合要求时,调整腕臂的位置来调整接触线高度;
(2)当结构高度大于规定值时,调整结构高度来调整接触线高度;
(3)当接触线高度误差大于时,可同时彩上式两 种方法来调整接触高度。
b  跨中接触,随着温度变化而改变,当跨中接触线高度或驰度不满足要求时,处理方法如下:
调整定位点的接触线高度;
调整下锚处调节螺栓。
1.4.2  全补偿链型悬挂定位点和跨中的承力、接触线高度:
理论上,全补偿链形悬挂在没有外加负载的情况下,无论气温怎样变化,各吊弦点距轨面的高度始终保持一致,处于无驰度的状态。运行中,当高度和驰度发生变化而超出了规定时,处理方法如下:
检查自动补偿装置是否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检查吊弦的长度和位置是否符合规定;
改变悬挂点征承力索的高度。
2.  吊弦及吊索
2.1  检修标准
2.1.1  吊弦的型号、规格要符合规定。
2.1.2  吊弦的长度和安装位置要符合安装图的规定,且垂直安装。
2.1.3  地面路段直吊弦长度不得小于240毫米n”型吊弦的长度不得小于80毫米
2.1.4  吊弦鞍子的开口垂直朝下,吊弦通过吊弦Φ3.0嵌环与接触线夹相连,吊弦回头用Φ3.0套环固定。
2.1.5  简单悬挂吊索两端的长度,在无偏温度下应尽量相等,相差不超过100毫米
2.1.6  简单悬挂用“AC  Parafil”线制成,安装时在腕臂上绕两圈。
2.2  准备工作
2.2.1  人员:9~10人(梯车作业方式) 
7~9人(作业车作业方式)
2.2.2  工具:梯车、大棕绳、工具包(内有常用工具)、油桶、油刷、钢卷尺、安全工具、手锤、防护用具、兆欧表、温度计、作业车等。
2.2.3  材料:“AC Parafil”绳(若干)、辅助绳终端(121/439/001)、开中销、扎线、吊索线夹、吊弦鞍子、吊弦、接触线线夹。
2.2.4  资料:平面布图、技术数据表。
2.2.5  安全:作好安全预想,办理好作业手续,处理好作业中的异常情况。
2.3  检修步骤
2.3.1 检查吊弦布置数量、间距;
2.3.2  检查吊弦工作状态(受力情况,线夹安装是否端正、牢固、吊弦鞍子开口朝向,吊弦有无锈蚀、偏磨等);
检查吊索两端长度是否相等,受力情况,吊索终端是否牢固,线夹安装是否正确等;
检查简单悬挂有关线夹是否安装正确,牢固,有无打弓现象。
3  软横跨
3.1  检修标准:
3.1.1  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定位绳不得有接头、断股;
3.1.2  上、下部定位绳应水平,允许有平缓负驰度;5股道及以下不超过100毫米5股道以上不超过200毫米225毫米
3.1.3  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定位绳在最短吊弦处距离不小于400毫米50毫米
3.1.4  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定位绳应有防腐油层,吊线无松驰;
3.1.5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