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颅压综合征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
低颅压综合征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
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低颅压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以及临床特点展开分析讨论。方法:将我院2003年1月―2010年12月所收治的10例被确诊为低颅压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颅压综合征以体位性头痛、颈腰背痛、恶心或伴呕吐、耳鸣等为主要表现,可伴或不伴有神经系统损害体征, 腰穿脑脊液压力均不超过70 mmH2O。影像学检查可见硬膜下血肿,硬脑膜增厚、可被强化、脑组织向下移位、垂体充血等表现。结论:体位性头痛是低颅压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点,脑脊液压力低。影像学可为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低颅压综合征;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034-02
低颅压综合征作为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病症,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体位相关的头痛。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以及普及,人们对于低颅压综合征有了更新的认识以及新发现。大量的学者通过对其影像学变化以及病因进行探讨,使得人们对于低颅压综合征的认识被提升到更高的一个层次。本研究将对我院近8年来所收治的10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03年1月―2010年12月所收治的10例被确诊为低颅压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6例男性,4例女性,所有患者的年龄为37―58岁。在所有患者中,有3例亚急性起病患者,7例急性起病患者。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为:4例枕部及颈后疼痛患者,3例颞部疼痛患者,2例顶部及额部疼痛患者,1例全头痛患者。恶心或伴有呕吐者4例,耳鸣1例,腰背痛1例,颈抗2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1例。所有患者在眼科会诊的过程中,其眼底均未发现异常的征象。
1.2 方法
(1)腰穿和脑脊液检查:所有患者均取侧卧位进行腰椎穿刺术,脑脊液压力均不超过70 mmH2O,在压颈试验的过程中,患者不存在梗阻的情况,有2例患者在测试的过程中,其压力测不出,为0,对于此类患者脑脊液(CSF)需要进行空针负压方可抽取。在所有患者中,有2例患者的CSF呈淡红色,1例患者CSF呈淡黄色,7例患者的CSF无色、清亮。
(2)头CT检查:所有患者的头CT检查结果显示,4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2例患者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情况,4例患者存在双侧额颞顶叶硬膜下积血的情况(如图a―e所示)。
(3)头MRI平扫+增强检查:本研究中,有8例患者行头MRI平扫检查,其检查的结果主要为:硬膜下血肿,硬脑膜增厚、硬脑膜可被强化、垂体充血、脑组织向下移位(尤其中线结构,可见小脑扁桃体低位)、硬膜窦代偿性扩张等。(如图d、e、f、g所示)。
(4)对患者行核磁共振脊髓造影(水成像)、CT脊髓造影、核素脑池显像等检查,通过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脑脊液漏是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常见病因,最常见部位为颈胸交界段及胸段。
图a:头CT右外侧裂可见高密度影(箭头所指处),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图b、c、d、e:头MRI见双侧额颞顶叶硬膜下积血;图d、e:硬脑膜呈线样强化,脑实质未见强化;图f、g:小脑扁桃体低位(小脑扁桃体下缘位于枕骨大孔下)。
1.3误诊情况
本研究中有5例患者出现过误诊的情况,其误诊率达到50%。在所有误诊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被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患者被误诊为硬模下血肿,1例患者被误诊为脑膜炎,1例患者被误诊为偏头痛。误诊情况主要集中在前面几年的收治病例中,近来随着我院神经内科医师对于该病的认识不断加深,确诊率已经得到大幅度提升。
1.6 治疗及其预后
所研究的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内科综合治疗,患者的治疗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让患者卧床休息,取头低足高位或平卧位。
(2)告知患者多饮水,并对盐分进行适当的补充。
(3)每天对患者给予2000―3000ml浓度为0.45%―0.9%的生理盐水来作为静脉补液。
(4)对患者给予适量的血管扩张剂,笔者建议每天使用5―10mg。
(5)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对其进行适当的镇静以及止痛处理。
通过对患者给予5―26天上述方式进行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缓解,且在治疗后的1―2年的随访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的情况。
2 结果
低颅压综合征以体位性头痛、颈腰背痛、恶心或伴呕吐、耳鸣等为主要表现,可伴或不伴有神经系统损害体征, 腰穿脑脊液压力均不超过70mmH2O。影像学检查可见硬膜下血肿,硬脑膜增厚、硬脑膜可被强化、脑组织向下移位、垂体充血等表现。
3 讨论
3.1 临床表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