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炮制时间和温度对苍耳子中2种酚酸含量影响
不同炮制时间和温度对苍耳子中2种酚酸含量影响
摘要:目的 测定不同炮制时间和温度下苍耳子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变化,确定苍耳子炒制的最佳工艺。方法 采用砂炒法,温度150~220 ℃,时间0.5~7 min,每一温度分别炒制浅黄、黄褐色2份炮制品,共得到16份炮制样品。采用超高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色谱柱:Acquity BEH C18(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25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327 nm。结果 炮制品中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以160 ℃、7 min最高,分别为2.498、2.004 mg/g。结论 综合炮制品的外观和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测定结果,确定砂炒苍耳子以160 ℃、7 min较好。
关键词:苍耳子;炮制;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超高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4-0082-04
苍耳子是中医临床治疗鼻渊头痛的要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中品,原名?耳实[1]。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苍耳子来源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对该药材的炮制要求是:除去杂质后,照清炒法炒至黄褐色,去刺,筛净[2]。该炮制工艺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由于未去刺的苍耳子生品非常容易粘连成团,难以分开,这种情况下清炒炮制会导致其受热不均匀,出现一部分夹生、另一部分焦糊的现象;另外,炒制后苍耳子质地变松脆,易出现刺残存率高、种子易破裂等现象,最终影响药材质量。因此有必要对其炮制方法进行适当改进。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苍耳子中含有多种酚酸类化合物,是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和镇痛等药理作用[3]。前期研究表明,苍耳子酚酸类成分中含量较高的为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4]。本试验采用去刺后砂炒法炮制苍耳子,超高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通过比较不同炒制时间和温度对苍耳子中2种酚酸含量的影响,确定其最佳炮制条件,为苍耳子炮制工艺和机理研究提供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Wat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Acquity H-Class UPLC,美国Waters公司),包括四元梯度泵、自动进样器、柱温箱、PDA检测器以及Empower 2工作站等;KQ3200DB型超声清洗器(江苏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XFB-200型高速中药粉碎机(吉首市中州制药机械厂);BP211D型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公司);电子万用炉(2 kW/220 V);不锈钢炒锅、锅铲、20目铁筛、温度计、计时器等。
绿原酸(纯度99.39%,批号110753-200413),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3,5-二咖啡奎宁酸(批,购自四川成都曼斯特化工有限公司,经1H-NMR、13C-NMR、MS、IR和UV等光谱检测确认其结构,按归一化法测得其纯度为99.20%。苍耳子产地为河南省,经本文通讯作者鉴定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果实。色谱纯乙腈(DIKMA公司);甲醇、磷酸等试剂均为分析纯;蒸馏水(屈臣氏公司);0.22 μm有机针孔滤膜(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苍耳子炮制品制备
生苍耳子炮制前机械去刺。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Ⅱ D项下砂炒法,取药材8倍量砂置锅内预热,武火加热至砂子滑利状态,测定离锅底1 cm左右处的温度,设定为炒制温度[5],然后再投入苍耳子,每份50 g,共计16份,秒表计时。以炮制成品的颜色程度来决定炮制时间,每个时间点分别炒制浅黄色和黄褐色的炮制品各1份。当苍耳子炒制规定时间和颜色时出锅,立即过筛,放凉,得到不同时间和温度条件下的炮制品。将炮制好的16份苍耳子和生苍耳子粉碎,过20目筛,备用。试验共进行2次。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按预定炮制条件制备好的苍耳子各样品粉末约0.3 g,精密称定,置于10 mL棕色量瓶内,用甲醇定容,超声提取(150 W,40 Hz)30 min,放冷,加甲醇补足损失容量,摇匀,再次静置,临用前用0.2 μm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对照品适量,置10 mL棕色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储备液;分别取对照品储备液适量,置另一10 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