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班戈草原四季生命放歌
班戈草原四季生命放歌
班戈县德庆镇保雄村位于纳木错的西南部。我们所在的第4生产小组距离湖岸大约10公里,虽然没有第6组那样紧依水草特别丰美湖边,但因为这里都是低矮起伏的丘陵草原,所以纳木错湖面湿润的空气基本可以无障碍吹到这里,就整个藏北地区来说,这里也还算是不错的草场了。
湖畔小村里的当代牧人
第4生产小组共有11户人家,全部居住在几排紧挨着的石头房屋里。房屋都是2009年至2010年左右新盖的,政府补贴每户人家25000元,其余的靠自己。石头是大伙自己弄的,找车拉回来。房间的柱子多是以前住过的土坯房子留下的。所以自己出的现金不算太多。
这里的人们在一个小村里面相互嫁娶是比较长见的,而才旺俊美则是这里的外乡人。他原是西藏林芝地区的农民,从林芝朗县入赘到保雄村4组。现在,他的女儿都已成家,女婿也是入赘上门的,小两口和才旺俊美夫妻住在一起,等盖好了房子就会搬出去独立门户。才旺每年都要回林芝老家,往返总要经过拉萨,并在拉萨朝佛。才旺也曾经两次完整地转过纳木错——靠两条腿走下来的。对当地人一直以来有声有色描述的在纳木错中间居住着的巨大的水怪,才旺则是半信半疑。
我们借住的增措家共有50多头牦牛和20多只羊,是这个村民小组中牦牛最多的一家。其他人家较多的有十来头牛,少的只有三四只。另外,增措家还有一个小卖部,有村里唯一的一辆大卡车,可以为全村人服务。尽管从外面看起来增措家是村子里最富有的,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其他村民都是一样的,家中的陈设用度比有些人家略好,差别不很明显。早晨,增措和两个女儿在霞光中就已经来到房前屋后饲弄牛羊。临睡前,我们看到增措的女儿朝屋子的西墙磕长头,增措告诉我们,旁边那间屋子是佛堂,靠墙的这边摆放着佛像。增措还说,因为这里离多加寺比较近,所以村里人现在一般每半个月就会有一批人去朝拜多加寺。
仁青和次仁卓玛共有5个孩子,老三已经可以到那曲地区东部的比如县等地去帮别人放牧了。因为那曲东三县出上等的虫草,所以那里的人们每年只要在5月底和6月初之间挖上一个多月的虫草,全年的开销都用不尽??他们已经没有必要也没有心思放牧了,可身为草原居民家里没有牲畜是说不过去的,所以那曲地区西边不出虫草的几个县就会有一些牧民去东三县打工,帮那边的人放牧。
傍晚,一位把头巾围得很紧的老阿妈赶着一群羊,被落日拖着长长的影子回到家里。这是仁青的养母,名叫央吉,今年68岁。仁青从很小的时候就是跟着她长大的。央吉每天要放牧5户人家的羊,总共200多只。她早晨8点钟出门,晚上七八点钟回来(这里秋冬季节晚上七八点钟太阳才刚要落山)。央吉阿妈每天自己带上糌粑和茶,中午在草原上捡些牛粪热了茶,就着旷野的风就吃下去了。
这个共有11户人家的小小自然村在十六七年前就已经成立了互助组。在冬春季节,村里每天只要两个成人出去放牧,每家人轮换着去。放牧的人早晨把牛羊赶到离村子两三公里之外的山坡草场上,到了傍晚再把整群的牛羊赶回村里。
纳木错在每年藏历1月15日结冰,到4月15日开始融化。周围的草原也是在4月15日开始长出新的嫩草。和整个藏北地区一样,纳木错周边草原也是在7、8两个月最为茂盛。这时,人们为了留出给牲畜过冬的草地,就要将牛羊赶去离家比较远的夏季草场。因为村子小,牲畜不算多,所以4组派去夏季草场的通常也只需要4个人。每天两个人去放牧,两个人留在帐篷里烧茶做饭。这4个人一般只去一个星期就可以派新的人轮换回来了。夏季草场会有更多的狼和熊等野生动物出没,熊是很难赶走的,每次有熊出现的时候,放牧的人都要给村里打电话,村里人骑着摩托车去才能把熊吓跑。
在草原的土路或柏油路上,你经常可以看到年轻人骑着摩托车,所有的车手总是把快节奏的音乐弄到最大声,什么音乐已经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巨大的咚、咚、咚……的节奏声震耳欲聋,已经划破了凝固在漫长岁月中的草原那恒久的沉寂。
湖山与草原之间的生命放歌
离开保雄村4 组之后,我们到纳木错西北面的多加寺看风景,这已是我们一年中第三次来到纳木错北岸了。
第一次到班戈是在4月下旬,正好赶上纳木错周围的一场大雪刚过,副县长的车在前面给我们带路,在白茫茫的雪野中翻上一个山坡之后下来,再爬上一个山坡之后再下来,如此四五次,中间还请牧民骑着摩托带了一段路,直到一个多小时之后才找到了其实就在身边不远的恰多岛。那时候,牧民们有的穿着羽绒服,有的穿着羊皮袍子。牧女的脸上戴着口罩或者用围巾裹紧。4月的纳木错还是冰封着的,在闪闪发光的冰湖对面,念青唐古拉山脉像冰雪的巨人傲然耸立,坚定地守护着美丽的纳木错女神。
5月中旬,再次站在多加寺的山崖上,湖水不断卷起蓝色的波浪冲向岸边,波浪中还涌动着一些没有融化完的冰块不断地抛向湖岸。寺里的喇嘛们说,早晨起来这里还没有冰块,当地的冰早就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