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学实际对伊甸园神话的解读.pdfVIP

现代心理学实际对伊甸园神话的解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心理学实际对伊甸园神话的解读

摘要 伊甸园神话的心理学批评在西方发展了将近一个世纪,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现已 经在整个伊甸园研究中占核心位置。但是在国内,由于种种原因对伊甸园神话的研究非 常欠缺,关于它的心理学批评更是处于空白状态;而这正是本文所要填补的空缺,笔者 在为国内介绍海外重要成果的同时,也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加入新的材料 试图填补前研究者的不足。 本文首先介绍了伊甸园神话中“俄狄浦斯情结”观点的提出背景,以及学界对它的 回应,然后结合着近东神话与宗教传统,按照“俄狄浦斯情结的两大主题:“恋母 与“杀父来对《创世记》2至3章进行分析。最后笔者将把伊甸园神话所表现的“俄 狄浦斯模式”与现代人心理中的“俄狄浦斯情结”相联系,看前者如何对后者产生影响。 其次,本文以荣格的意识产生理论为依据,并以他的“伊甸园是人整体意识的象征” 的观点为基础,从原型、自性与个性化这几个方面,来分析伊甸园中的众意象,看它们 是如何反映了人的意识产生、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命中注定恋人”的幻想与对失去乐 园的追想等。 再次,本文还分析了贝尔克特与史派罗对该问题的论述,贝尔克特认为伊甸园神话 反映了人的“婴孩时期”、“儿童时期”与“青少年时期”这三个阶段。史派罗则将拉康 的镜像理论运用到该神话中去。 最后,文章对伊甸园神话的心理学批评进行总结性评价:它不仅扩展了圣经的批评 方法,而且大大丰富了心理学研究的视野,它通过对人类共同心理经验的研究,把伊甸 园神话与世界各民族神话更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关键词:伊甸园,心理学批评,俄狄浦斯情结,意识产生,个体发展 ¨ ABSTRACT The theEden Biblical criticismof Mythology,aprominentconceptualimage,has psychoanalytic OVersucha 0Vela a inthe been historical century,thus developing span enjoyssignificant position ofBiblicalstudiesinthe dramatic overthe perspective West,exertingimpact andinformationinthis thesaid criticismis country,where knowledge psychoanalytic limitedfor oftheoremofthisnatureis of isbecause fairly long,andapplications accordinglyelementary.It theabove—mentionedsituationthattheauthoressintendsto afullerviewofits and and provide past present even intothevistaof herindividual whichdominatesthe future,and probe together谢tll

文档评论(0)

yxutcangf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