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文学史复习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明清文学史复习资料

元明清文学史复习资料(一) 名词解释 1、杂剧是一种以北曲演唱的戏剧。北曲是在大曲、诸宫调等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又吸收北方的民歌俚曲以及少数民族的歌曲而形成的。 2、南戏:南曲戏文的简称。是在浙江温州(永嘉)一带流行的地方戏“温州杂剧” 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最早产生于北宋宣和年间到南宋末期。 3、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特征:单片只曲,调短字少。 4、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 。特征: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联缀而生,各曲同押一部韵,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 5、苏州派:明末清初,在苏州出现的以李玉为首的平民剧作家,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众疾苦,以当时的社会时事为主要题材,创作了一出出感人肺腑、慷慨激昂的传奇剧目。戏曲史上称他们为苏州作家群或苏州派。 6、章回小说:在宋元讲史等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特色: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 7、神魔小说: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地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并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其主要特征是尚“奇”贵“幻”。 8、世情小说:即写世态人情为主的小说。虽然世态指的是整个社会状况和各种社会矛盾冲突,人情包括人的思想、情感、心理、愿望和理想等整个精神世界,但明请时代的世情小说则是以婚姻家庭为主要题材的章回小说。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起,一般称之为世情小说。 9、“拟话本”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一些新的小说。这类白话短篇小说有人称之为“拟话本”。从鲁迅起,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拟话本”一类。 10、台阁体:台阁主要指明初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为“馆阁”。“台阁体”是以当时馆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题材上“颂圣德,歌太平”,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 11、公安派:晚明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因他们都是公安人,所以人称公安派。提倡“性灵说”——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 12、竟陵派:继公安派之后,以锺惺、谭元春为代表。两人均为湖北竟陵人,因名竟陵派 。重“真诗”,重“性灵”,追求幽深奇僻、孤往独来的文学审美情趣。 13、桐城派:在康熙年间由安徽桐城人方苞开创,同乡刘大(木魁KUI) 、姚鼐等继承发展,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他们以‘义法’为宗旨。与其异趣的是袁枚、郑燮等桐城之外的散文。 14、汤沈之争::汤是指汤显祖,沈是指沈璟。明代,沈璟将《牡丹亭》改为《同梦记》,引起汤的不满,故引发“汤沈之争”。因两人主张不同,汤强调“至情”论,而沈强调声律。 15、“三言” “二拍”:“三言 ”指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的总称。“二拍”指崇祯年间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由于“三言” “二拍”两者的编著年代、内容、形式比较相似,后人将其合并,称为“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颇为流传的白话短篇小说集。 简答题 1、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1、“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的实际演出经验,杂剧创作具有鲜明的剧场性,是名副其实的“场上之曲”; 2、关汉卿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 3、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 4、擅于设置悬念,是关汉卿注重剧场性的另一个特点。 5、关汉卿的戏剧语言,向以本色当行著称。 2、南戏与北杂剧在体制上的主要区别: 1、 2、 3、 4、 5、 6、 “科”;南戏曰“介” 。 3、《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1)人物塑造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在心理刻画方面尤为突出。(蔡伯喈形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格和复杂心理;这种软弱性格与他恪守礼教伦理观念紧密联系,不过也有请有欲。赵五娘形象善良朴素、刻苦耐劳,在饥荒年岁,典尽衣衫,自食糟糠,独力奉养公婆,后又营葬筑坟,忍受了常人无法承受的磨难。) (2)情节结构上富于匠心:双线结构,用双线索交错发展。一条写蔡伯喈离家后的件件遭遇;一条写赵五娘在家中的种种苦难。 (3)人物语言个性化。即能配合人物不同的处境以及两条戏剧线索的开展,运用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并且富于动作性。 4、散曲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 1)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与词一样采用长短句句式,但更加灵活多变,采用特有的“衬字”方式。 2)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 3)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 5、袁宏道:《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 1)贯穿着一种“狂傲”的叛逆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