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积极认知行为治疗对1例焦虑障碍治疗报告.docVIP

使用积极认知行为治疗对1例焦虑障碍治疗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使用积极认知行为治疗对1例焦虑障碍治疗报告

使用积极认知行为治疗对1例焦虑障碍治疗报告   摘要:目的 检测ACBT对焦虑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例在校大学生罹患焦虑障碍伴发抑郁症状者严格按照ACBT治疗模式进行治疗,不参杂任何其它治疗方式。结果 经过2个月有效治疗,来访者获得临床治愈。随访6个月,一切正常。结论 ACBT对焦虑障碍伴发抑郁症状确实有效。   关键词:积极认知行为治疗;焦虑障碍;抑郁症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陈某,女,20岁,大学生。因自感痛苦、无助、无望、连累了家人、严重时想自杀,迫切想要改变现状,为寻求帮助来访。①最近几个月来,我感觉异常痛苦,没有办法摆脱;②我感觉自己变笨了,不能思考了,没有办法进行学习了;③我感觉我没用,连累了父母;④有时候真想结束我的生命;⑤总是担心自己什么也干不好;⑥对未来感到茫然,担心将来无所作为;⑦没有办法认真做一件事,担心别人对我的看法,害怕被人嘲笑;⑧总是担心家庭及父母的身体,害怕家里出现变故;⑨总是莫名的感到紧张,和同学们的交往也变得有些力不从心,害怕别人发现我不正常;10以上为比较严重的表现,还有一些其它的症状,说不清道不明。   1.2就诊经过 来访者于1个月前,携带症状清单前往所在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寻求帮助,接待老师依据清单初步判断为抑郁症,遂将其送往某三甲医院精神科接受进一步检查治疗,接诊医生,为其做了SCL-90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无任何躯体异常,心理测查结果提示:重度抑郁。其中各因子分分别为:躯体化0.25、强迫症状1.5、人际关系敏感0.9、抑郁2.39、焦虑1.6、敌对0.3、恐怖0、偏执0、精神病性0。遂要求其住院治疗,被其母拒绝。之后随母亲辗转各地,均诊断为抑郁症,仅1位老中医谨慎的告知母女二人不像抑郁症。   在1个月的求治过程中因药物副反应严重,仅服用了一次抗抑郁药物便停药,后服用老中医开具的疏肝理气类中药10付,余未接受任何治疗。   1.3诊断 综合病情与检查结果,该女生符合DSM-Ⅳ-TR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①女大学生,平素性格显懦弱内向,但自尊心强;②症状以内心痛苦、担忧、紧张、恐惧为主,持续时间长;???病因明确,系由其内心的重重矛盾冲突引起,发病以来症状已经泛化;④伴随部分抑郁症状,自责、自卑、自我否定、自杀意念等;⑤个体自主性强:主动求治,主动书写症状清单,逻辑清晰;⑥无任何器质性改变;⑦无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史。   排除抑郁症诊断主要依据,来访者主动求治的强烈欲望与为他人着想的主动梳理症状表现与疾病发生过程,与典型抑郁症的动能减退甚至消失不符。   1.4治疗经过   1.4.1第1次来访 明确诊断之后,考虑来访者主动性较强,我们决定让来访者参与到治疗方案的制定与选择,经过沟通,与来访者一起重新梳理发病过程,让来访者对自身疾病有了理性认识,最终决定使用积极认知行为治疗,并拟定了初步治疗目标,来访者表示一定积极配合、认真完成。①即刻返校,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②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让自己焦躁不安的情绪慢慢安静下来。给予来访者ACBT基本治疗表格,嘱其每天认真填写,以便发现其不合理信念与找到有效的办法缓解困难情绪,见表1。   1.4.2第2次来访 1 w后,来访者携带作业本如约而至,自诉较之前有一点好转,悲观情绪好转相对明显,焦虑情绪仍然明显。根据记录发现当来访者感到焦躁不安时,让自己慢下来效果较其它办法要好,为此来访者进行了各种尝试,如深呼吸、冥想、行进速度减慢、抄写课本等,其中以抄写课本效果最为显著,减慢步伐效果次之,见表2。   对照记录表格,我们开始回忆当时的情境:自习的时候,一开始看书还马马虎虎,后来莫名其妙的就开始烦躁,没有办法继续看书,于是我再次为自己感到难过,一点点小事也做不好,很懊恼,但是我想到你告诉我的要想尽一切办法改变这种困难的处境,我想既然看不进去,不如写写吧,总好过无所事事吧,于是我开始抄写课本,刚开始写得很快,心情也没有好转的迹象,后来我想不如慢点吧,医生不是让我想办法静下来吗,于是逐渐慢下来,情绪也渐趋平静。据此我们经过详细研讨,根据来访者目前的一些行为特点以及初步探索结果,我们决定采用如下2点来慢慢的让来访者更多的体验内心的安宁:①走路时步伐要尽量的慢;②练习毛笔书法,并逐渐将其变成习惯。为此我们将ACBT治疗表格进行了适当修改,见表3。   1.4.3第3、4次来访 1 w后,第3次来访时,来访者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行为习惯:①每天晚饭后散步,欣赏沿途风景;②每天坚持练习毛笔书法至少30 min,并且每天逐渐将字体扩大。记录显示当带着欣赏的心情散步时,总能发现一些美好的事物,且随着练习字体不断扩大,感觉心胸越宽广,比之前少了些许纠结,勉强能应付目前的课程。由此可见,由于来访者自主性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