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2014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禽流感2014分析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 (2013年第2版)和感染控制指南 解 读 从去年3月底至今,全国累计报告人感染H7N9确诊病例已超过200例,发病高峰再次出现。 截止2014年1月21日,浙江省46人感染,7人死亡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容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特点是容易发生变异,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是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仅感染人类,引起爆发或小流行。丙型较稳定,主要感染人类,多为散发病例,目前发现猪也可被感染。 流感病毒 呼吸道传染病的历史 西班牙流感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传染病,在1918~1919年曾经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2千5百万到4千万人死亡(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 呼吸道传染病的历史 2003年非典(“非典”自2002年11月在我国内地出现病例并开始大范围流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2年11月至2003年3月,疫情主要发生在粤港两地;2003年3月以后,疫情向全国扩散,其中尤以北京为烈。2004年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游禁令,表明中国内地抗击“非典”取得胜利。) 呼吸道传染病的历史 2006年禽流感(H5N1、H9N2、H7N7、H7N2、H7N3)(我国2005年12月6日最早在广西发现1例死亡。) 2009年甲流(H1N1)(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人感染猪流感,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发烧、食欲不振等症状,还可以出现肺炎重者,从2009年4月开始,甲流疫情逐步蔓延全球。2009年5月11日,中国内地确诊了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 ,2009年9月下旬,中国在全球最先开始大规模人群接种甲流疫苗。)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 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 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 2.重症患者 病情发展迅速,多在5-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 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症、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多脏器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纵膈气肿、胸腔积液等。 病原标本检测 病毒采样管(独立包装):常温保存,采样后放置在4℃以下保存 病原学标本检测 标准预防原则 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 发热门诊的感染控制要求 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当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 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 急诊的感染控制要求 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制定并完善重症患者的转出、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 发热咳嗽病人佩戴口罩就诊 应当设置一定的隔离区域以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 诊疗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 收治H7N9的病房感染控制要求 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 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经病原学确诊的同类型感染患者可以同室安置。 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等措施。 收治H7N9的病房感染控制要求 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原则上患者的活动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若确需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如佩戴外科口罩,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应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使用后,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严格探视制度,原则上不设陪护。 手卫生 接触患者 前 后 脱手套后 穿脱防护用品后 正确穿戴防护用品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如吸痰、气管插管、取咽拭子),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 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 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防止被刺伤。 加强对患者的管理 应当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病区。 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指导患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