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脑CT特征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脑CT特征分析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脑CT特征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的颅脑CT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对经临床确诊的甲状旁腺机能减退11例患者进行颅脑CT平扫,将其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颅脑CT扫描均发现脑内有不同程度钙化,主要分布于双侧基底节区、丘脑、小脑齿状核、灰白质交界区及半卵园中心,其临床症状、脑组织钙化灶的数目、大小与病程和年龄呈正相关。脑内钙化部位频数依次为苍白球和壳核11例,丘脑10例,尾状核头部8例,小脑齿状核7例,额顶叶6例,半卵园中心4例,枕叶2例。结论: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颅脑CT表现具有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结合低血钙、高血磷、PTH水平降低实验室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关键词】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颅脑CT;钙化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过少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其特点是手足搐搦、症状性癫痫发作,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笔者将本院经临床确诊的11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颅脑CT表现进行分析,以至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认知程度,降低误诊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了2008年8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经临床确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11例,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15~57岁。11例患者中,7例手足抽搐、心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记忆和定向障碍及锥体外系运动障碍,4例均为反复发作性四肢抽搐,四肢麻木,症状性癫痫发作性,临床曾诊断为癫痫、抑郁症及精神发育迟滞。   1.2影像学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使用检查设备为GE公司生产HISPEED DUAL螺旋CT行常规颅脑扫描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从听眦线至颅顶,层厚5mm ,采用脑窗(窗位35Hu,窗宽80Hu)与骨窗(窗位450Hu,窗宽1500Hu)观察。扫描参数:140kV,150mAs,层厚、层距5mm,连续扫描20层,距阵为512×512。   由一位长期从事放射影像诊断工作20年以上的主治医师进行读片诊断分析,以5mm层面图像为依据,CT值大于100Hu为钙化标准。   2 结果   11例患者颅脑CT扫描均发现脑内有不同程度钙化,主要分布于双侧基底节区、丘脑、小脑齿状核、灰白质交界区及半卵园中心,其中基底节区钙化为逗点状、三角形或倒八字形,丘脑钙化为斑点状,小脑齿状核钙化为肾形,脑灰白质交界区钙化为钩子状,半卵园中心钙化呈横行排列。11例患者脑内钙化部位频数依次为苍白球和壳核11例,丘脑10例,尾状核头部8例,小脑齿状核7例,额顶叶6例,半卵园中心4例,枕叶2例。脑内钙化病变呈对称分布,钙化大小形态基本一致;灰白质交界区的钙化由前向后发展的特点,且随病程延长和年龄增加而加重增多,分布越广泛,而内囊未见受累。本组病例实验室检查血清钙0.47~ 1.92mmol/L,血清磷2.57~3.26 mmol/L,血PTH水平0.43~8.47 pmol/L。心电图检查均有Q-T间期延长,脑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   3 讨论   3.1病因及发病机理   本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一般分为继发性、特发性及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三种。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有甲状旁腺手术史及因放疗损伤、颈部炎症或创伤及肿瘤可破坏甲状旁腺。②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病因未明,一般认为与自身免疫有一定的关系,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③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常伴有先天畸形,外周器官(肾脏、骨骼等)对甲状旁腺作用抵抗造成甲状旁腺增生和PTH分泌增多,血中的PTH正常或升高。临床上以继发性多见,特发性和假性较为罕见。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引起颅脑内钙化,特别是基底节区钙化的机理尚不清楚,据文献报道钙、磷代谢紊乱,低血钙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高血磷可促使钙离子自骨到软组织沉积。由于基底节区毛细血管丰富,纵横交错,排列密集,优先灌注的特点,也可能是由于脑组织发生病理性水潴留导致钙盐在脑实质内沉积发生钙化,内囊因毛细血管稀少,血供不丰富而钙盐沉着较少,脑内其它区域钙化机理尚不明,有学者认为可能与血管分布和走行有关。   3.2临床与CT表现   由于PTH分泌减少或对周围组织的作用低下引起钙、磷代谢异常而产生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在甲状旁腺分泌量减少到正常水平50%以下时才出现临床症状[1]。临床表现为:①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可出现手足与面部肌肉麻木和刺痛,痉挛,手足搐搦。儿童可出现惊厥或癫痫样全身抽搐可伴有喉痉挛与喘鸣,如不伴手足搐搦,常被误诊为癫痫大发作,本组6例被误诊为癫痫而反复就医。②神经精神症状:出现易激动、情绪低落,烦躁、兴趣减退、妄想、定向力及记忆力下降,可出现锥体外系运动障碍。本组4例曾诊断为抑郁症,1例诊断为轻度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