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你好,宇宙”一个摄影师天象探索记
“你好,宇宙”一个摄影师天象探索记
一抬头,我几乎惊呆了:只见静谧的夜空中,彗星的两条彗尾几乎是横跨整个天顶了——我相信,不论是谁亲眼看到当时的景象,一定都会用“震撼”甚至“恐怖”这样的词语来形容。
拍摄当天,正好有两个《北京青年报》的记者来采访我。于是,我便让其中一位帮我看着表,快到时间节点时就马上提醒我。那是我至今为止难度系数最大的一次拍摄,拍摄的画面上有“点”,有“线”,还有“空白”……
我与天文摄影的缘分,早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回想起来,从我单纯地痴迷于浩瀚星空,到后来热衷于用镜头记录下各种绚丽的天象,不知不觉,已经有二、三十年了。
然而,我真正意义上接触天文摄影,却是从1997年开始的。在这之后,我从彗星、月全食,到流星雨、月溪、深空天体等;从三角架支撑的固定摄影和半自动跟踪的初级赤道仪(赤道式望远镜支架)和胶片相机,到自动追踪的高级赤道仪和数码相机;从北京市东直门中学楼顶和怀柔郊区,到位于河北兴隆县的国家天文台观测站……用镜头记录银河系的深邃壮美、瑰丽绚烂,早已成了我人生中最大的乐趣。
神奇的天文摄影:
一场跨越时空的旅行
由于我所从事的刚好是建筑艺术理论研究和设计工作,必须掌握专业的摄影技能,所以在工作之后,自然而然就“重操旧业”,迷上了天文摄影。
但事实上在我国,天文摄影的普及率还非常有限。不仅普通大众对于天文摄影不甚了解,即使是专业摄影师也很少有人接触过这类题材,甚至国内的许多摄影类专业杂志也极少刊登天文摄影作品。
我比较幸运,因为与费元良老师的相识,于1997年3月组织成立了北京巡天会(简称“巡天会”)。多年来,我与众多的天文爱好者一起进行了数不清的天文观测、拍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无论是太阳、日食、月亮、月食,还是行星、彗星、流星(彗星的碎片)和深空天体(星系、星团和星云),那无边无际的星空总能给我带来巨大的惊喜。
浩瀚深邃的宇宙中,那些红的、蓝的、绿的、紫的星云和闪闪发光的恒星,就像是一幅幅完美的“热抽象”绘画作品,带给人极大的视觉冲击力。而更神奇的是,每一幅天文摄影作品都是一场“时空旅行”:可以将几百、几千、几十万光年之外的星体,在同等万年前发出的光线拍下来。
以仙女座中的星系M31为例,这个人类在无光害的环境中用肉眼就容易看到的河外星系,直径达16万光年,距离地球220万光年。由于M31以77°倾角斜对着我们,它的远端比近端要远10多万光年。
这也就是说,我们能拍摄到的影像,并不是它在220万年前的瞬间形象:假如在我们拍摄时的220万年前,M31近端的光线刚发出时,它远端发出的光线正好与近端的光线相汇集,那么,此时M31远端的光线却早已发生了10多万年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了。而“汇集”的光线要记录在我们的“接收器”上,还得再经过漫长的220万年。
所以说,我们最终在“接收器”上得到的影像,其实是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物质形象在“瞬间”的组合——相当于,我们是把在时间跨度上相差10万年的“同一物体”在220万年后拍在了一张照片上。这就是宇宙,这就是天文摄影的神奇。
1997年的视觉盛宴:海尔·波普彗星与日全食
不管哪种类型的摄影师,在他的一生中,总会有自己最难忘的拍摄经历和最满意的摄影作品。对我来说,1997年就是最值得骄傲的创作年。
就是在这一年,不仅出现了全国可见的海尔·波普彗星,还出现了在我国黑龙江省漠河地区可见的日全食等诸多天象奇景,在夜空中上演了一场又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
那年的3月8日,我和同伴一行9人开车前往位于河北兴隆县的国家天文台观测站,去拍摄海尔·波普彗星。我们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面,9人中我年龄最大,最小的还是在校大学生。所以很自然地,我就成了大家的“领队”。
虽然已是3月,但河北兴隆观测站的夜晚却非常寒冷,简直可以说是“天寒地冻”。抵达目的地后,在正式拍摄前,还得做些准备工作。比如,为了消除地球自转对摄影的影响,必须先将摄影系统安置到赤道仪上。然后还得在北极星刚刚出现的时候,将赤道仪的极轴对准天空北极,调试好赤道仪。
一切准备就绪后,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天气寒冷,我让其他人都先去宿舍休息,只留下另外两个人和我一起,在车里值班看守设备,并等待彗星出现。后半夜,我们实在被冻得受不了,才到室内去休息。
不知过了多久,迷糊中,我被一个同伴叫醒,他告诉我彗星已经出来了,让我赶紧去看。我赶紧起身,跟他出了门。一抬头,我几乎惊呆了:只见静谧的夜空中,彗星的两条彗尾几乎是横跨了整个天顶——我相信,不论是谁亲眼看到当时的景象,一定会用“震撼”甚至“恐怖”这样的词语来形容。
彗星虽美,但由于我们当时所使用的赤道仪还比较初级,只能半自动跟踪,拍摄时必须不断地手动调整赤纬轴的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