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传统文化创新传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次传统文化创新传播

一次传统文化创新传播   随着文化大发展繁荣战略的提出,如何进一步有效地传播传统文化,重塑民族文化自信与自觉,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2012年2月6日,湖北之声推出的《文化传万家》系列之“名联写名人,吉庆闹元宵”活动,对此作出了积极尝试。   2月6日晚,武汉市汉口吉庆街热闹欢腾,年味浓郁。舞龙舞狮、猜灯谜、吃汤圆、赠楹联、闹元宵……一批文化名人与草根艺人同台献艺,和江城市民共度元宵佳节。长达两个小时的“名联写名人吉庆闹元宵”活动,现场掌声笑声不断,舞台周围水泄不通,连天桥上、二楼走廊处、周边的住户阳台都被观众挤满。在广播直播中,听众和网民发来几千条短信和微博留言。   这是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楹联学会主办,湖北之声、湖北楹联学会承办的一年一度的春联大赛评选揭晓晚会,也是湖北之声在2012年策划的“文化传万家”系列活动的第一场重头戏。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连生、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台长王茂亮、武汉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谢功卓等领导出席现场并为荆楚文化名人赠联,陈连生副部长当场评价:“湖北之声春联大赛连续举办了33届,这一届是举办得最好的”;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汉宁在湖北之声“名联写名人、吉庆闹元宵”策划案上批示:“此创意很好!”   创意之一:名联与名人妙对 展示人文荆楚名片   大家利用传统佳节之际重温中国文化独有的情怀和意义,这是一种民族自豪感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体现。春联,作为年节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受到广大华人的喜爱。从1978年起,湖北之声(原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就以“春联”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为载体,举办了“精彩中国春联大奖赛”,至今已成功举办32届。30多年来,共征集到160万名作者撰写的春联1280万副,内容涉及历年重大事件,成为一部反映改革开放30年的独特编年史,影响遍及海内外。2004年,中国楹联学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把全国唯一的“中国联坛之声”这个称号授予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成为湖北独特的文化品牌。   2012年初,湖北之声基于推进文化强省的媒体责任,策划设计了贯穿全年的《文化传万家》公益活动,春联大赛被纳入首选计划。近年来,广播举办春联大赛越来越受到现代传播方式的影响,怎样让第33届春联大赛品质更高,影响更大?在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湖北之声将本届大赛的创意定位于“弘扬传统文化,推广荆楚名家”,特设了一个“名联写名人”的全新项目。一是选择了50多位湖北文化名人,制作成“湖北文化新名片”公益宣传片在全天节目中播出;二是通过广播、网络等各种渠道邀请著名楹联家、书法家和广大听众,为文化名人量身创作和撰写春联书法作品。由此,文化名人、普通受众、特色春联,通过传统文化的纽带,紧紧联系在一起。   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征集到为荆楚文化名人量身写作的一千多副春联。经过精选,在“吉庆闹元宵”活动现场,由与会领导向名家当场赠送楹联,成为活动最大亮点。“一声醒木惊天地,数部评书鉴古今”囊括了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一生的艺术成就。“文章醒世惊风雨,潮海腾龙卷浪潮”将著名作家刘醒龙其人其作跃然纸上。“仙子三声千座醉,紫微一放满堂红”让青年京剧表演艺术家刘子微的优雅声腔回响耳畔。“小说著长篇史述张居正,文坛赢大奖名镌沈雁冰”,让著名作家熊召政激情澎湃,现场挥毫泼墨:“荆楚争跨越、江汉引春潮。”   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与喝彩中,大家再次领略到中华楹联的魅力,也对荆楚文化大家的艺术成有了更多了解。   创意之二:佳节与老街相映 传承民俗文化基因   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保护、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怎样让春联这种民俗文化得到发扬光大?春联大赛揭晓晚会必须寻找能唤起大众共鸣的时间节点和空间载体。经过认真考察,湖北之声在活动时间上选定了元宵节,在空间上选择了汉口吉庆街。这是因为“贴对联,闹元宵”最能唤起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共鸣。而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吉庆街,因其排挡饮食文化和民间说唱文化闻名中外。改造后的吉庆街保持着古朴的建筑特色和表演风格。2012年1月1日晚,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吉庆街考察后十分满意,并反复强调:“特别要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汉味’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   对联、元宵节,都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排挡文化和饮食文化更是时代发展过程中成长的“汉味”民俗文化。“名联写名人吉庆闹元宵”活动,就是要把春联、元宵佳节这种传统文化和吉庆街市井文化的基因,通过一个时空的组合和集中展示,得到传承。事实上,在活动现场的安排和布置中,不仅仅有春联,还有到处悬挂供游人猜赏的灯谜,有面塑、转糖人、窗花剪纸等民俗艺术展示,让当晚的吉庆街,成为民俗文化汇聚的大舞台。   创意之三:精英与草根同在 回归文学艺术源流   “吉庆闹元宵”活动邀请文化名人和草根艺人同台献艺,与普通市民共庆元宵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