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管理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输血管理培训课件

* 项目 可接受性能标准 ABO血型 100%正确 D(Rh)血型 100%正确 不完全抗体检测 80%正确 交叉配血 100%正确 抗体鉴定 80%正确 二、评分 CLIA’88免疫血液学项目室间质评标准 * ? 第四节 室内质控 与室间质评的关系 * 室内质控 目的在于控制精密度 室间质评 目的是控制准确度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 衷心感谢各位 * 五、血液成分的质量控制 * 表 血液成分的质量控制要求(75%的受检成分需要达到以下最低要求) 成 分 要 求 检 测 频 率 血小板 计数≥5.5×1010 储存结束时pH≥6.0,没有溶血及凝集成块 4次/月 单采血小板 计数≥3×1011 储存结束时pH≥6.0,没有溶血及凝集成块 4次/月 冷沉淀 FⅧ:C 80u/袋 4次/月 去甘油红细胞 80%回收率,输注后24小时70%存活 ? 预防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少白细胞红细胞 红细胞80%回收率, 白细胞5×108 ? 预防其它不良反应的少白细胞红细胞 红细胞80%回收率, 白细胞5×106 ? 粒细胞 2.0×1010 ? ? 室内质量控制 * * 评价结果的可靠程度 常规工作的精密度 确定结果是否可靠、能否发放  * 一、质控物 制备  商品化 自制 质控点选择  不同的检测目的各异 * 二、步骤和方法 (一)准备  样品采集、运送、记录、检测方法的选择、试剂、仪器、人员素质、操作、技术水平、计算、质控方法、报告填写、实验室环境、工作量、职工之间协作、科室间协作--《质量手册规定》 * (二)步骤 1.最佳条件下变异(optimal condition variation,OCV) * HBsAg-ELISA OCV的测定 HBsAg含量 2ng/ml 熟练的技术员 最佳试剂盒,恒温箱、加样器校正、调试,新的加样吸头   双孔测定,得出 2个吸光值(A 值)的均值1。连续作 20 次,获得1……20 ,通过S/CO值计算,获20个S/CO值 * 表11-3 HBsAg-ELISA检测OCV数据计算示例 次数 质控血清*1 阴性对照品*1 cut-off值 S/CO*2值 A 值 A 值 阴性A值×2.1 1 0.180 0.050 0.105 1.71 2 0.190 0.050 0.105 1.81 3 0.180 0.050 0.105 1.71 4 0.185 0.050 0.105 1.76 5 0.195 0.050 0.105 1.86 6 0.205 0.050 0.105 1.95 7 0.215 0.050 0.105 2.05 8 0.170 0.050 0.105 1.62 9 0.473 0.100 0.210 2.25 10 0.140 0.050 0.105 1.33 11 0.215 0.050 0.105 2.05 12 0.205 0.050 0.105 1.95 13 0.180 0.050 0.105 1.71 14 0.170 0.050 0.105 1.62 15 0.116 0.050 0.105 1.10 16 0.185 0.050 0.105 1.76 17 0.205 0.050 0.105 1.95 18 0.170 0.050 0.105 1.62 19 0.190 0.050 0.105 1.81 20 0.200 0.050 0.105 1.90 *1 表中所列A值为双份测定的均值() *2 S/CO:S为样本(或质控血清)A值,CO为cut-off值。 S/CO≥1.0, 样本判为阳性;S/CO1.0, 样本判为阴性。 * *1 表中所列A值为双份测定的均值 *2 S/CO:S为样本(或质控血清)A值,CO为cut-off值  S/CO≥1.0, 样本判为阳性;      S/CO1.0, 样本判为阴性 计算20个质控血清的S/CO值的均值,标准差 (s) 和变异系数(cv): 平均值=1.78 s=0.25 cv=14.3% RCVK的s在OCV的 2s值内  太大应找原因,使其向OCV的2s值靠近  2. 常规条件下已知值变异(routine condition variation-known,RCVK) * * 一般技术人员,在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