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之祭》百年祭礼身体语言致敬和反思
《春之祭》百年祭礼身体语言致敬和反思
一百年前由斯特拉文斯基作曲、尼金斯基编舞、佳吉列夫制作的《春之祭》在巴黎首演,这几人都是现代艺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叛逆最终成就了经典;一百年后,成功的致敬被看做舞蹈家实现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成年礼。有人说,《春之祭》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盒子,里面是现代主义的一切一切;是神是魔、是鬼是妖,抑或就是作为主体的“人”,就在百年前的5月那天,都从盒子中跑出来,其影响直至今天[1]。
《春之祭》不啻是舞坛的关卡,因为那是“现代舞”这个名词未被发明之前已经张扬的现代舞。《春之祭》首演于1913年5月29日的巴黎香榭丽舍剧院,也被认为是现代音乐和现代舞蹈之始[2]。当幕布拉开,一群扎着长辫的俄罗斯少女拧着内八字腿上蹿下跳时,人群就开始骚动了。百年前这种直面人类原始动物性生命能量的舞台作品非常离经叛道,视听感受更是前卫大胆,乐器的嘶叫、和声的犀利、舞蹈的怪异张力以及令人崩溃的节奏将巴黎人的情绪煽动起来。首演当晚,少数的欣赏派和大多数的反感派当场冲突,最终由口角演变为冲撞,进而发展为骚动。这场骚乱的诸多细节,至今仍然被历史学家津津乐道。这一夜芭蕾和优雅之间的等号从此蒸发,浪漫和体面不再雄霸舞台。时至今日,《春之祭》已被奉为现代音乐和舞蹈中的经典。
可以说,《春之祭》对于所有现代艺术家的意义,永久地在于它对范式的叛逆或献祭行为的反思,也在于它对此的坚持和不妥协。诸多舞蹈大师正是秉承了这种精神和态度,而创作出各种不同版本的《春之祭》。然而,尼金斯基的版本却被“忘却”了几十年,只剩下管弦乐总谱,直到1987年,由舞蹈家和史学家联合美国乔弗里芭蕾舞团花费多年才完成了重建。实际上,此版本忠于原作的程度永远都是个谜。原来尼金斯基不但语言能力差,难以与人交流,他在当时所设计的舞蹈动作常常令同团的舞者无法明白要领,当年参演的47名舞者也不以遇伯乐为荣,一下台便努力把艰难的舞步从肢体记忆洗刷掉,而且尼金斯基的后半生都呆在了精神病院,导致他对于人类身心的理解和思想无人传承。
1930年《春之祭》在美国首次亮相,音乐还是斯特拉文斯基的,跳的却已经换了1920年马辛编的舞步,玛莎· 格莱姆则是马辛挑选的祭品,担任众望所归的女主角。自此之后,改编《春之祭》成了编舞者最积极参与的运动,有人作过统计,世界各地响应春神召唤的后人,迄今超过百余个。
其中包括1937年现代舞大师莱斯特· 霍顿创作的“美国土著版”;现代舞老祖宗玛丽· 魏格曼1957年的“相逢恨晚版”;1959年莫里斯· 贝雅的“性崇拜版”;1962年肯尼斯· 麦克米伦的“英皇芭蕾版”;1965年莫斯科大剧院瓦西廖夫等人创作的“苏维埃无神论版”;德国国宝级大师皮娜· 鲍希1975年的“一地泥土版”;1980年保罗· 泰勒使用四手联弹钢琴曲创作的“匪徒与小孩”版;1984年玛莎· 格莱姆首演“祭品”迟至半个世纪后的“90高龄版”;荷兰舞蹈剧院约翰· 英格2000年的“两性戏梦版”;昂热兰· 普雷罗卡2001年的“性本能和性隐私探讨”等等……摊开来几乎每年都有新鲜祭品,甚至不少编舞家都曾多次进行灵魂献祭,是奉献还是牺牲则见仁见智。台湾的林怀民和黎海宁,香港的伍宇烈,大陆的陈维亚、李捍忠、马波、刘琦、佟睿睿等,华人舞蹈家沈伟、张晓雄、王新鹏等也先后以他们的方式敬过祭奠酒,行过了舞坛名家的成年礼。
不过,有意思的是,斯特拉文斯基一生最不离不弃的搭档巴兰钦,无可置疑是令他的音乐在舞台发扬光大的第一功臣,一生却没有碰过《春之祭》,缺席也是传奇的一部份。恰如斯特拉文斯基后来的创作也转向均衡、明朗、简洁一样,这一点倒与巴兰钦的新古典主义探索相契合。
一、对“春之祭”的重建
1987年,在原版“失传”七十余年后,乔弗里芭蕾舞团终于把1913年版本《春之祭》(Le Sacre du Printemps”/“The Rite of Spring)再次搬上了舞台,希望尽可能地复原尼金斯基的版本。2009年,佳吉列夫俄罗斯芭蕾舞团百年纪念时也再次隆重上演;2013年又适逢《春之祭》百年,原版重建的价值再次获得确认与肯定[3]。
当年的重建是由舞蹈史学家、编导家米利森特· 霍德森(Millicent Hodson)与艺术史学家肯尼斯· 亚契共同整理复排的,他们不仅通过整理健在舞者的描述和示范[4],还对零散的素描、手稿、笔记及珍贵的书信进行了“考证”,包括动作、服装、化妆、舞台布景等具体的细节。其特别之处是复原了20世纪初俄罗斯学者型画家尼古拉斯· 罗里奇的原始主义风格的设计和民族服饰,包括双颊贴红圆圈的化妆,像是预示着死亡的循环和生命的轮回。
《春之祭》最初来自斯特拉文斯基在写《火鸟》的时脑海中的想象,一场关于斯拉夫民族的原始宗教献祭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功能医学》PPT课件.pptx VIP
- 水泥土搅拌桩监理实施细则.pdf VIP
-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ocx VIP
- 2024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3 My school》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说课稿[2022课标].pdf
- 2024雅科贝思ASD驱动器用户手册-0903.pdf VIP
- 医院价格管理自查报告.docx VIP
- 《工程光学》14-6偏振的矩阵表示.ppt
- 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 《第12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课件_高中历史_第四分册_华东师大版.pptx VIP
- QCR9602-2015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