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有关新闻摄影三组关键词.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下有关新闻摄影三组关键词

当下有关新闻摄影三组关键词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媒体类型日新月异,传播环境日趋复杂,信息密度不断升级,摄影人员空前广泛,读者类型更加多元的大时代。这个时代,既为新闻摄影的创新、繁荣提供了巨大空间和难得机遇,同时又让一直依托于传统媒体的新闻摄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三组关键词需要认真对待。   “全民摄影”与“自媒体时代”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了办法。”此话包含的信息不只是政治上的挑衅,还有技术上的示威。这也提醒我们:一向强调“内容为王”的中国传媒界,必须高度关注传播技术和传播平台的变革。   回顾传媒业经历的一些事情就会发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影响传播力、甚至决定媒体前途命运的重要力量。技术革命可以带来传媒业的繁荣,也可以打破一些媒体以及相关从业者的饭碗,新兴技术颠覆传媒生产方式、传播方式的例子屡见不鲜。十几年前,谁会想到摄影记者的必需之物胶卷,会在短短几年间被数码技术淘汰?1994年我国刚刚接入互联网的时候,谁会想到网络的发展会在中国形成今天这样的传播力量,如此广泛深入地影响到整个社会?   科技对新闻摄影的影响也非同小可:一是关系到新闻照片的生产方式,使新闻摄影从记者特权时代过渡到全民摄影时代;二是关系到新闻照片的传播方式,由传统媒体垄断新闻图片资源跨越到自媒体发布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迅速普及,“地球村”的概念似乎又过时了,因为世界已被手机用户“装进口袋”。中国手机用户已突破10亿,从理论上讲手机用户都可以成为网民,成为新闻照片的受众,也可以成为新闻照片的即时拍摄者、发表者,博客、微博、论坛、即时通信等都是便捷的发布平台。   新闻报道作为一种职业行为,大概形成于19世纪八九十年代,而这正是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传播技术和传播环境迅速更新,新闻从业者也在一直不断地学习新的技能,并分化出不同的工种。但到了今天的信息时代,媒体生态环境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令人眼花缭乱,由此带来的冲击可能会让一些传媒人“云”中迷向。斯蒂芬妮·戈登用iPhone在飞机上拍摄的《升空的奋进号航天飞机》被各国网民追捧,让蹲守在发射现场的数百名专业摄影记者望尘莫及;芝加哥太阳时报等报纸整个裁掉摄影部;《达拉斯新闻报》从2008年就开始让记者转型为“全媒体”记者。唱衰纸媒体的声音此起彼伏。   面对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兴起,新闻摄影工作者切不可乱了方寸、迷失自我。我的看法是:挑战很严峻,机遇很难得,成败在自己。首先,科学技术进步是人类的福音,顺应人类进步方向的科技浪潮不可阻挡。面对新技术、新事物,媒体人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以求知若渴的精神去了解、去熟悉,而不能闭目塞听,更不能因为自己不熟悉、不习惯就关门拒绝。第二,挑战就是激励、是促进,不能把挑战视为洪水猛兽,而要把它看成是革故鼎新、发展进步的良机。认清科学技术进步的大势,抓住机遇应时而动、择善而从,才有可能破壁突围、超越竞争。辩证地看,全民摄影、自媒体发布对于传统媒体,一方面形成了竞争,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大好福利。例如,互联网的普及为新闻照片传输提供了高速通道,借助网站搭建图片供求平台已成为传统媒体的普遍选择。再如,全民摄影大大丰富了图片稿源,一些报纸顺势而为,推出“你拍我拍”、“拎机一动”等摄影专刊专栏,很受读者欢迎。   “专业素养”与“学问修养”   摄影,是依托现代科技发展起来,而且高度依靠科学发展而进步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只有到了摄影诞生以后,人类文明的两大支柱——科学与艺术,才真正结合在了一起。而摄影与传媒结合之后,在视觉传播方面迸发出巨大能量,迅速把我们带进了“读图时代”。   从本质上讲,摄影不同于绘画、雕塑、音乐、文学等传统艺术形式,因此需要从业人员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专业素养。这些素养包括必要的摄影技术知识、视觉表达和叙事能力、视觉整合与编辑能力、视觉传播能力和营销能力,等等。在西方,有一个专用名词来概括上述专业素养,这个词叫“视觉教养”。按照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教授保罗·马丁·莱斯特的总结,视觉教养包括:光线知识、视觉与视觉心理、色彩、形式、视觉深度和运动、完形心理学、记号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诸多方面。   专业素养是一个摄影记者安身立命的资本,著名的玛格南图片社、七号图片社、盖蒂图片社、路透社、美联社,以及我们许多优秀摄影记者的实践,无不说明这一点。无论在过去纸媒为王的时代,还是在新媒体盛行的当下,这方面的能力越强,你的作品就越具有表现力、感染力和视觉强度,就越能从众多图片中脱颖而出,抓住人的眼球,触动人的内心。过去,由于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我们的摄影工作者在视觉教养、专业素养的培养方面,存在先天的不足。今天,随着摄影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艺术环境的整体改善,互联网的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