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法律问题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法律问题研究

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本文就保障性住房的退出问题进行探讨,对于不再具备享受保障性住房条件者的退出条件、监管机关、资格审定、处罚措施等等方面的法律规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法律问题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280-02   0 引言   现阶段主要包括保障性住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等三大类。近两年来国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2011年就建设了1000万套,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但与此同时,保障房资格造假、骗购骗租分配等扰乱公平合理分配秩序的问题也不断涌现。而我国至今尚没有出台国家层面有关保障性住房的正式法律文件。针对现实中保障房的‘准入难、公示难、管理难、退出难’这四大突出问题,应当重点健全和完善法律规制。”本文就保障性住房的退出问题加以探讨。   1 甘肃民族地区保障性住房情况及法律现状   1.1 甘肃省民族地区情况及我省保障性住房现状 民族地区是甘肃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甘肃民族地区包括甘南、临夏自治州的16个县(市)及张家川、天祝、肃南、肃北和阿克塞5个自治县、21个县(市)、在地理分布上集中于甘肃省相对高寒潮湿的地区。土地面积18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9.6%。2000年底总人口为31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2.24%。   从甘肃的实际情况来讲,经济欠发达,财力不足。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说,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顺时应时之举。因此,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合理使用及法律保障等问题在甘肃这样经济欠发达、又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的地方来说尤为重要。   据人民网消息,在2012年5月31日甘肃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联组会议上,甘肃省保障性住房2011年开工建设19万套,开工率达到105%;主体竣工11.23万套,主体竣工率为62%。历年续建项目主体竣工22.18万套,主体竣工率达到92%;分配入住17.86万套,分配入住率达到75%。截止2012年4月底,甘肃省14个市州已落实新建保障???住房建设项目301个、10.3383万套。   据此我们可以看出,甘肃省政府非常重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问题,然而,由于70%以上的常住人口都是中低收入家庭,现有的住房保障制度只能以低水平、广覆盖为目标,要保障70%以上的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则历年来的保障性住房只建设、认购(租)而不退回再分配,导致政府年年建设仍然无法满足广大中低收入购房者的需求,保障性住房未能形成良性的使用循环机制。   1.2 甘肃省保障性住房地方立法情况 甘肃省人民政府为了对保障性住房进行规制,2008年《甘肃省廉租住房保障实施办法》第二十五、二十六条规定“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不得将所承租的廉租住房转借、转租或者改变用途。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违反前款规定或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退回廉租住房:(一)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以上未在所承租的廉租住房居住的;(二)无正当理由累计6个月以上未缴纳廉租住房租金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未按照合同约定退回廉租住房的,县市区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退回;逾期未退回的,可以按照合同约定,采取提高租金等方式处理。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拒绝接受前款规定处理方式的,由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或具体实施机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2 目前甘肃保障性住房退出的法律规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2.1 立法滞后、法律保障欠缺 从发达国家建设住房保障过程的经验来看,立法先行是其比较值得借鉴的地方。而在我国至今尚未有真正意义的保障性住房法律。仅有的只是一些政府指导意见、部门规则。国家在这个层面立法相对滞后,法律保障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保障房资格造假、骗购骗租等现象层出不穷,无法保证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和落实过程中的公正性。   我国城镇居民一旦购买到经济适用房或享受到实物配租形式的廉租房,便将终身拥有,形成福利固化,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保障性住房的供需矛盾。应当通过利益引导,打破保障房的“终身制”,建立住房保障常态化分配轮候和退出制度。   2.2 各部门职责不明晰 保障性住房的相关主管部门如土地、规划、财政、民政、房产等政府部门,工作职责划分并不明晰、机构不健全、人员资金不到位等等问题非常明显。由于国家尚未出台住房保障法,致使社会和政府相关部门缺乏约束力、强制力和执行力。   2.3 监督机制缺失、事后无人审查 我国保障性住房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事后监督检查机制,交易过程中存在诸多的“灰色区域”,退出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交易后形成利益固化,无法使保障性住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