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上班还要痛苦酷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上班还要痛苦酷刑

比上班还要痛苦酷刑   要知道,能像上海人一样吃大闸蟹,对老外来说,相当于一个中国人在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拿了满分然后于2000年移民美国接着在2012年当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大总统。   饱食终日,闲得蛋疼,看电视,路过上海电视台外语频道,竟被我看到了更蛋疼的一幕:一枚在上海工作的白人老外在节目上大吐苦水,他说,他极度憎恨一切“需要吃进去再吐出来”的中国食物。至于理由,那更是字字血,声声泪,掷地有声:“我白天那么辛苦上班挣钱,就是为了下班后好好享受一下,为什么还要去受这种比上班还要痛苦的酷刑?” 邦惊诧,惊得有理,诧得有趣。据我观察,中国菜当年,老外所面临之最大个的障碍,就是吃得进去,吐不出来——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中餐有多好吃,老外有多抠门,而是指中国人唇舌之间天生独有、出厂自带的那一门针对鱼刺、骨头以及各种皮壳的吞吐之术,其牙坚嘴利,确实为船坚炮利的老外所无。   嗑瓜子,在这等吞吐之术里堪称典范。从来也没见谁正经学过,可人人都是练家子。   据丰子恺先生1934年在《吃瓜子》一文中指出:“从前听人说:中国人人人具有三种博士的资格:拿筷子博士、吹煤头纸博士、吃瓜子博士。”今时今日,“拿筷子”一事,老外早已不让中国人专美于前,至于“吹烟头”——“他们的‘要有火’比上帝还容易,只消向煤头纸上轻轻一吹,火便来了。他们不必出数元乃至数十元的代价去买打火机,只要有一张纸,便可临时在膝上卷起煤头纸来,向铜火炉盖的小孔内一插,拔出来一吹,火便来了”──这把戏,除了在电视剧《走向共和》里见过李鸿章的扮演者、北京青年艺术剧院台柱子王冰先生玩过,今日中国,怕是已绝迹了吧?国人吹牛逼的功夫倒是普遍见长且长势喜人。而随着王大师在去年5月驾鹤西去,当年的“中国三博士”,剩下尚未化作青烟的,就唯有这“吃瓜子”了。   对各种非我族类来说,这种“比上班还要痛苦的酷刑”究竟有多痛?有多苦?丰子恺先生在《吃瓜子》一文中有精彩记述:“记得从前我在赴横滨的轮船中,与一个日本人同舱。偶检行箧,发见亲友所赠的一罐瓜子。旅途寂寥,我就打开来和日本人共吃。这是他平生没有吃过的东西,他觉得非常珍奇。在这时候,我便老实不客气地装出内行的模样,把吃法教导他,并且示范地吃给他看。托祖国的福,这示范没有失败。但看那日本人的练习,真是可怜的很!他如法将瓜子塞进口中,‘格’地一咬,然而咬时不得其法,将唾液把瓜子的外部完全浸湿,拿在手里剥的时候,滑来滑去,无从下手,终于滑落在地上,无处寻找了。他空咽一口唾液,再选一粒来咬。这回他剥时非常小心,把咬碎了的瓜子陈列在舱中的食桌上,俯伏了头,细细地剥,好像修理钟表的样子。约莫一二分钟之后,好容易剥得了些瓜仁的碎片,郑重地塞进口里去吃。我问他滋味如何,他点点头连称umai,umai!(好吃,好吃!)我不禁笑了出来。我看他那阔大的嘴里放进一些瓜仁的碎屑,犹如沧海中投以一粟,亏他辨出umai的滋味来。” 可见,老外学吃中国菜,宜从成本较低的嗑瓜子开始,或以其他类似材料反复练习以下这个动作:把吃进嘴里或一半吃进嘴里的东西或那东西的一部分果断坚定地,吐出来。“吃葡萄不吐葡萄皮”那是有病,“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那是变态,“边吃葡萄边吐葡萄皮”,这才是硬功夫。我知道这个很难(部分会吃瓜子的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除外),不过,若连这个也学不成,一切多刺的鱼,一切有骨的肉,一切带壳的蟹,一切连皮的虾,乃们都将无福消受,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唯一乐趣以及唯一痛苦,也就只剩下“白天那么辛苦上班挣钱”了。   私授秘笈:学嗑瓜子的同时,可学说北京、上海及广州三地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国骂”各三句,作为辅助练习,能令吞吐之术的学习进程产生意想不到的飞跃。 与技术层面的“吃进去,吐出来以及连吃带吐”相比,要让老外在心理和生理上克服对某些常见的“另类”中国食材的抗拒,基本上就是小菜一碟了。   我发现,要让一个中国人在餐桌前迅速崩溃,不是给他吃他从来没吃过也没见过更没听过的东西,而是给他吃一种“吃过而且常吃并且坚信那东西就该是那样”结果却不是那样的东西,比如粽子,比如月饼。试想,把一粒嘉兴的大肉粽和一枚苏州的肉月饼一并摆在一个北京人的面前,他崩溃的速度和程度,应该不亚于1989年圣诞节的罗马尼亚。而欲使一个外国人表现出同样的临床反应,事情就要好办得多,只消“秀”给他任何一种“从来没吃过也没见过更没听过的东西”便足矣。   “致病”手段的便捷,意味着“治愈”方法的简单,以“入乡随俗”或者“尊重当地文化多元性”什么的晓之以理,那些个都不好使,与其说理,不如当着他的面把你自个儿面前那盘“怪物”有滋有味、七情上面地啃它个干干净净──只要连活人带吃的一起“秀”给他,这一番“动之以情”的鲜活表演和赤裸撩拨,远胜千言万语。   说一千道一万,无论是技术和观念,老外在口腔里对中餐的接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