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齐白石山水画创新精神
齐白石山水画创新精神
齐白石是湖南湘潭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国画家和杰出的艺术大师。他不仅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者,也是革新者,比如他于花甲之年励精图变,实行“衰年变法”,其大智大勇令人感佩。可以说,齐白石从一个木匠成长为世界级的艺术大师,贯穿他一生的成功诀窍之一就是强烈的创新意识。
人们学画大都是沿着临摩、写生、创作三个阶段进行的,人各有所好,各有所长,但最终能自成一家的却寥寥无几,原因何在?我们不妨沿着大师的足迹探幽寻秘。本文以《石门二十四景图》为重点,结合齐白石早、中、晚期的山水画创作,谈谈他在这一领域探索中体的创新精神。
一、齐白石对古代山水画的态度
齐白石在早、中年不乏有临摹古代山水画的作品,对古代文化遗产有扬有弃。齐白石认为临摹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他在诗中写道:“深耻临摹夸世人,闲花野草写来真。能将有法为无法,方许龙眠作替人”, “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这些恰恰也是对他自己山水画的评价,尽管齐白石学过米芾、米友仁、沈石田、石涛、徐渭、八大山人,但他“能将有法为无法”,最后“删去临摹手一双”。
齐白石对古代山水画基本上持两种态度,即在“战略”上藐视古人,在“战术”上重视古人。他认为中国山水画千百年来循规蹈矩,无所创新,只有他经过三十年的探索,独辟蹊径,独树一帜,走出一条前人未走过的路。尽管此举遭到围攻、唾骂,而他却不低头、不气馁。进入中年后,他将早年学《芥子园画谱》中比较工细的山水画风变为线条粗犷、构图新颖、笔墨酣畅的山水画风。他中年山水画,一类为线条画法,一类为墨块画法。其中墨块画法多画“米氏云山”,如《雨后云山》、《仿米山水》,《仿米雨气欲沉山》、《仿米芾等山水四屏》等。宋代米芾字元章,所作山水源出董源,天真发露,烟雨迷濛;松石枯木,时出新意。其子米友仁,画承家学,所作山水,点滴烟云,草草而成,不失真趣,后世称“米家山水”。
齐白石深知创新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传统的精华毕竟是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和考验的。齐白石虽有“匠家知古此霄同??、“一笑前朝诸巨手”之句,但点明朝代或直呼姓名的却是清代及“四王”。齐白石还点名道姓地说到王石谷:“余画山水二十余年,不喜平庸,前清以青藤、大涤子外,虽有好事者论王姓(王石谷)为画圣,余以为匠家作。”齐白石钦佩米氏父子在山水画方面的创新,仰慕徐渭、朱耷、石涛三人的创造精神。他五十七岁在《白石诗草》中写道:“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纵横涂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 古人的艺术思想对他影响很大,齐白石对他们的艺术创作也很佩服,甚至说道:“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轮转来”。明代徐渭号青藤,兼绘山水,纵横不拘绳墨。清代朱耷号雪个、八大山人,作画简单奇异,不落恒蹊,用笔用墨于豪放中有温雅,于单纯中有含蓄,能用极少笔墨表现极复杂事物。清代石涛号大涤子,擅山水等,笔意纵恣,脱尽窠臼。石涛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很大,学他的人不在少数,但三百年来无一人出其右。石涛山水画有“法”吗?石涛之画不可有法,有法则失之泥;不可无法,无法则失之犷。无法之法,乃石涛法,亦为齐白石之法。
齐白石认为:临摹的关键是将古人的精髓溶于自己的作品中,“画中要常有古人之微妙在胸中,不要古人之皮毛在笔端。学古人,要学到恨古人不见我,不要恨时人不知我耳。”由于齐白石在山水画方面借鉴了石涛的豪放、八大的简练、青藤的恣纵,特别是大胆创新,形成了有自己风格的齐派简笔山水。
二、齐白石早、中、晚期的水山画及不断创新
齐白石一生山水画的笔墨、画风的演变创新,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四十岁左右(1902年前后)之前为早期。迄今为止,见到齐白石最早的山水画是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山水人物》,略带有《芥子园画谱》痕迹,行笔板刻,笔力幼稚。第一,未摆脱《芥子园画谱》的束缚,没有个人风貌;第二、构图板刻,缺乏生气,线条乏力;第三、在近四十岁时虽脱离《芥子园画谱》,但仍无意境可言,行笔拘谨。早期的《山水人物》便是如此。
1905年游历桂林时,齐白石画了很多写生稿。《独秀山图》画得峰独如碑。桂林山水对他的创作影响很大,孤峰独立成为他画山的基本模式。
四十多岁至六十多岁为中期(约1905~1934年)。他中年的山水画不合流俗,不入派别,独立画坛,标新立异,因此也深遭非议。齐白石在逆境中坚持信念,坚持创新,得到徐悲鸿、陈师曾的赞许。他在《鱼鹰》中题道:“少年为写山水照,自娱岂欲世人称。我法何辞万口骂,江南倾胆独徐君”。诗中之徐君即徐悲鸿,他力排众议,向画界推荐齐白石艺术。再有就是被齐白石称为知己的陈师曾。陈师曾看了齐白石的《借山吟馆图》后说:“齐白石的《借山图》,思想新奇,不是一般画家所能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