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康熙时期中俄关系.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论康熙时期中俄关系

浅论康熙时期中俄关系   [摘要]康熙时期(1662~1722)是清代中俄关系形成的最重要时期,在中俄关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政治军事、经济贸易、思想文化几个方面简要论述了这一时期中俄关系的特点。   [关键词]康熙时期;中俄关系;《尼布楚条约》   [中图分类号]K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4-0039-02   沙皇俄国是一个欧洲国家,原与中国并不接壤。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沙俄以莫斯科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17~18世纪,沙俄不断对外扩张领土,吞噬了整个西伯利亚,成为横贯欧亚两洲的军事封建殖民帝国和中国邻国中最强悍的一股势力。康熙时期(1662~1722)是清代中俄关系形成的重要时期,在中俄关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政治军事方面   清康熙时期,作为东方大国,中国在政治与军事中维持着比较优势的地位。中俄两国此时呈现对等关系,中国将对俄关??列入自己朝贡体制框架之内。针对自顺治以来沙皇俄国对中国日甚一日的侵略,康熙皇帝采取军事反击和外交谈判相结合的策略,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谈判,打击和遏制了沙俄在中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和劫掠活动,划定了中俄两国在东北地区的边界,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持了较长期的和平稳定关系。   沙皇俄国同中国的接触始于17世纪40年代。明崇祯十六年(1643),沙俄匪徒波雅科夫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黑龙江地区,揭开了沙俄掠夺中国领土的序幕。此后,更多的哥萨克在哈巴罗夫、素福诺夫、别克托夫、斯捷潘诺夫等人的率领下,乘清朝用兵关内之隙,一批批相继窜进黑龙江地区,犯下了种种骇人听闻的暴行。沙俄扩张主义者还强占雅克萨、尼布楚等地,筑垒屯兵,蓄意把黑龙江以北地区据为己有,甚至两次武装侵入松花江流域。清政府屡次提出抗议,要求俄国撤离中国领土,均遭拒绝,最后被迫采取自卫手段。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中俄雅克萨之战,清军对入侵者进行坚决反击,遏制了沙俄殖民势力在黑龙江地区的进一步扩张。   沙俄在武力侵略中国的同时,还先后派遣使臣来华。沙俄意识到武力征服中国的野心一时难以实现;另外,沙俄希望通过出使探明中国的物产、通商条件、通商道路及武装力量如何。①1653年,俄国首次派遣巴伊科夫使团出使中国,使团于1656年3月抵达北京,向清政府表达“和睦相处”的愿望。清政府隆重地接待了该使团。但这时的清政府对待俄国使团的态度与对待其他朝贡的国家没有根本区别,依然使用中国传统的朝贡体制来对待俄国使团。由于巴伊科夫拒绝按中国礼节行三跪九叩之礼,使他出使中国的目的归于失败,于同年9月离开北京回国。此后,俄国政府又两次遣使来华,但均未能达到目的。中国由于黑龙江流域问题的坚决立场,而未使巴伊科夫及其后的使团达到目的,表明当时的清政府在外交上是比较清醒的,在对待国家主权问题的态度上是明朗和不容置疑的。但是清政府也并未对俄使团采取完全强硬的冷遇态度,使得巴伊科夫使团进京成为两国政府交往的开始。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九月,清政府和俄国全权代表在尼布楚举行边界谈判,双方在平等基础上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两国东段边界以额尔古纳河、格尔毕齐河和外兴安岭至海为界,南部属中国,北部归俄国,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该条约还确定了两国商人持有证明者可自由贸易往来的原则。   二、经济贸易方面   沙俄对中国的侵略,最主要的是掠夺中国土地和实现商业利益,当掠夺土地一时难以实现时,商业利益就成为其与中国交涉的最主要目的。其实,自巴伊科夫使团进京后,俄国同中国内地的贸易就已开始。《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又为两国的正常交流奠定了基础,之后,俄国政府即充分利用这一条约的法律效力,扩大对华贸易。这一时期的中俄贸易繁荣,中俄双方都从中受益。   由于俄国要求获得利润的强烈愿望与康熙为保持边境安全宁可放宽贸易的意图相吻合,所以只要俄方遵守《尼布楚条约》的规定,中国方面愿意为沙俄来华经商提供方便。中国政府对来华的俄国商人和使臣采取一贯的睦邻友好政策,以礼相待,给予各种优惠和方便。康熙政府对俄商总是派人迎送,为其提供货栈,给人马廪食,并保证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贸易。对俄国来华的官方使者,更是待为上宾。1697年,俄国销往中国的商品以莫斯科市场价格计算,达24万卢布,超过了当年俄国同中亚贸易的总额。1689~1698年,俄国私人商队来华七次,国家派出的商队有三次。1698~1722年,俄官方商队前往中国贸易的有14批,私商来华贸易也异常活跃,大大超过了官商的贸易,俄国私商输往中国的商品竟达官营商队的3~5倍。   《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后,繁荣的北京吸引了大批俄国商人,他们从北京购买的丝绸、茶叶、大黄、烟草等,在莫斯科市场上成为颇受欢迎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