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怀古咏史律诗力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部怀古咏史律诗力作

一部怀古咏史律诗力作   摘 要: 寇养厚先生《雕虫斋律诗集》多为咏史和怀古,以古抒怀,以史咏今,充满诗情画意、睿智才识,满怀故乡情结、家园眷念,律工语佳,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好书。   关键词: 寇养厚;《雕虫斋律诗集》;故乡情结;家园眷念   中图分类号:I207.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6-0068-04   《文史哲》前副主编、山东大学著名教授寇养厚先生①积十余年之功创作的《雕虫斋律诗集》(以下简称《律诗集》)于2012年3月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受到广大诗歌爱好者的欢迎和霍松林等著名专家的好评。   一、浓郁乡情凝珠玑   “书痴者文必精,艺痴者技必良。”[1]7霍松林先生如是评价寇养厚:“养厚文史兼治,功底扎实,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在论述许多文史问题时资料翔实,分析精辟,不乏真知灼见。”[2]1的确,除精于论述思辨外,寇先生尤善旧体诗中的格律诗,而在格律诗中,最喜五、七言律诗。工作之余,辄事吟咏,日积月累,便成七律422首、五律20首。《律诗集》中内容,基本是陕西的历史名胜和人文古迹,包括帝后陵寝、名人墓葬、都城皇宫、寺观祠庙、山川关隘等。之所以写这些内容,主要原因:一是陕西的历史名胜和人文古迹的数量和知名度使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共有11个朝代在今陕西西安地区建都,历时千余年。二是主观上的因素,先生祖居古都长安城东南之樊川。樊川以汉初樊哙之食邑而得名。樊川中的韦曲、杜曲,自汉代起一直是韦姓、杜姓的籍贯郡望所在,历史上多出名人重臣。如众所周知的唐代诗人杜牧是杜曲人,他在《赠终南兰若僧》诗中说:“家在城南杜曲旁,两枝仙桂一时芳,禅师都未知名姓,始觉空门意味长。”又如,韦庄是韦曲人,他在《故里》诗中说:“满耳莺声满眼花,布衣杖是生涯。时人若要知名姓,韦曲西头第一家。”先生在《雕虫斋律诗集》前言中说,“我的故乡情结首先就是韦杜情结和樊川情结,由此扩而大之,便是长安情结和关中情结,再扩而大之,就是整个的陕西情结。这种深厚的故乡情结使我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即为陕西主要的历史名胜和人文古迹各写一首律诗。”[3]2的确,先生把三秦大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几乎写遍了。   先生广览群书,博闻强识,的确令人叹服。诗中所写,句句有出处,字字有着落。有关资料,来自多种渠道。既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隋书》、《旧唐书》、《宋史》等正史的记载,又有《长安志》、《三辅黄图》、《封氏闻见记》、《唐两京城坊考》、《西京杂记》、《游城南记》、《关中胜迹图志》、《三秦记》、《西安府志》、《汉代长安词典》、《唐代长安词典》、《陕西文物古迹大观》等陕西地方史志的佐证;既有文物考古部门发布的各种信息,又有自己亲临其境的实地调查。因此,《律诗集》中所写的历史名胜和人文古迹是真实可信的。从内容方面看,《律诗集》中的诗作绝大部分应属于咏史诗和怀古诗的范畴。   二、咏史怀古抒人生   读着这部《律诗集》,犹如打开历史卷轴,扑面而来的是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年华芳菲。它热情而不矫情,委婉但不忸怩,奔放却不夸张,它能让读者迷醉,以至于流连忘返。这400多首诗从中华文明的上流乃至源头一路走来,娓娓诉说着古老的历史。那么,就让我们追随这些文化的足迹,做一次愉快之旅,真正感受它的诗情画意之美。   西安莲花池   朱明设府治西安,此地秦王广种莲。   远岸清风吹细柳,平湖静水泛微澜。   梧桐叶落三秋雨,菡萏花开六月天。   帝制皇权崩溃后,私家胜景变公园。[3]246   这首诗文字浅显,韵味清新、淡雅,犹如隔世的一缕荷香。在你乏困的时候,把它拿起来,读上几遍,你会像游莲湖公园一样,体验到一种内心的宁静。这种宁静,能让你离开眼下的生活,将自己置身于古人的时代,然后,字字句句,飘飘渺渺,看轻风细柳,平湖微澜,桐叶秋雨,六月菡萏;思岁月流逝, 历史变迁,人民做主,盛世永年。就这样,让我们游走在诗人的世界,去体验那时代的情怀。   《培根随笔》有段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4]159在先生的每首诗里,都透露着学识的郁香、睿智的光亮。请看《关中八景》中之《骊山晚照》:   苍松翠柏绣骊山,往事遗踪在眼前。   正后峰头玩信燧,偏妃殿内浴温泉。   玉环有过非元恶, 褒姒无行是大奸。   寂寞西风残照里,荒台废阙对重峦。[3]262   西安临潼的骊山,之所以闻名遐迩,是因为这里出了很多历史典故。除此之外,更让人神往的恐怕则是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了。在特定的时节,逢到夕阳西下,骊山便会辉映在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秀丽,因此得到“骊山晚照”的美誉。这特定的时节,最好是夏秋之季,尤其以雷雨过后最佳。此时骊山浮尘经过雨水冲淋,山体翠绿如洗,夕阳洒下,光彩显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