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吴三桂为首“三藩起事”
以吴三桂为首“三藩起事”
导读:哲学大师马西勒克(Friedrich Mxinecke)在其《历史与现代》一文中说过:“没有坚确的伦理基础所把握的历史,只不过是波浪似的游戏。所以,只有良心之声,才能使一切流动的东西、相对的东西,突然地成为形而上的坚确的、而且是绝对的东西……历史的一切的永远的价值,皆来自行为的人类的良心的决断!”十多年来,坊间诸多电视剧、电影对清朝皇帝的“戏说”和导游刻意为之的溢美,加之几位学者、作家对于清朝统治者不负责任的过度美化,距离我们今天最近的清帝国历史,反而变成了最让人迷惘、最令人时空混乱的历史;而恰恰由于入关之后的南北屠戮、康雍乾三朝的文字狱以及鸦片战争以来的丧权辱国,也使得清末以来发轫的那种极具情绪化“反满”思潮,依旧在“夷夏大防”的传统悖论下不断发酵。
其实,清朝的历史,黑暗与光明,专制与开拓,偏狭与雄壮,相依相存。
作为《百家讲坛》中唯一的一位国家一级作家,梅毅(赫连勃勃大王)先生不虚美,不隐恶,把清朝时代的人当做那个时代独特的个人来悉心描摹,从每个大事件入手,画卷般地展示波澜壮阔历史中的美与丑,善与恶,明与暗,浊与清,肯定将会呈现给我们他所理解的不一样的清朝史!
从本期开始,本刊开始连载梅毅先生的《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起事”》
康
熙十二年,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叛清,四处发檄文之余,还遣使招聘旧日同僚故旧,以图这些人前来军中效力。其中,有一位谢四新,当初曾经和吴三桂同在洪承畴幕府为同事。
明朝灭亡后,谢四新心存明朝,隐居不出,成为明朝遗民。这样的人,肯定成为吴三桂积极争取的目标。
接到吴三桂亲笔书信之后,即使这位清朝 “平西王”在起兵当时势力极雄,谢四新还是坚决拒绝了吴三桂的招募,并且写诗一首,对吴三桂竭尽挖苦、揶揄之能事:
李陵心事久风尘,三十年来讵卧薪?
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
丹心已为红颜改,青史难宽白发人。
永夜角声悲不寐,那堪思子又思亲。
谢四新对吴三桂这首答诗,用典太多,今人很难理解其中深意,还??不少人误读。如果熟谙典故,尽可对谢四新的政治态度一目了然,也可以发现古代文人确实刀笔深刻,讽刺起人来不遗余力。
本诗一开始,谢四新似乎呵呵冷笑数声,先把吴三桂比做汉武帝时代战败后不得已投降匈奴、内心却要时刻归汉的李陵。但是,诗人笔锋一转,言语咄咄,马上叱问吴三桂:你在清朝富贵荣华三十年,世上哪里有这样“卧薪尝胆”要复仇的好人呢!
接下来,谢四新用古代伍子胥和鲁仲连的典故,继续责问吴三桂:当初你投降清朝的借口,是为了报君父大仇意在“复楚”(复明),但你不仅没有恢复大明,却作为清朝鹰犬亲手勒死了南明的永历帝以向清朝效忠;好了,既然你已臣服于清朝(帝秦),作为顺臣功臣也就罢了,为什么又忽然起兵反叛清朝(亡秦)。
下面两句,更是损到极致,直挖吴三桂心窝子:当初你吴三桂其实是为了陈圆圆被夺之恨仇才和李自成翻脸。而如今所为,你一皓首匹夫,史书又怎么能轻易原谅你的所作所为呢?
全诗最后两句,即便在吴三桂刚刚起兵、气势如虹之时,却以神来之笔,点出了吴三桂真实的凄凉心境——长夜漫漫,号角声声,你老头子悲伤得哪里睡得着啊:三十年前因为色心,导致李自成杀了父母在内全家三十四人;如今,因为私心,又使得人在京城的儿子吴应熊也被清廷凌迟处决!
青年时代的吴三桂,正处于明清交迭的大时代。一般的史书,包括根据“史实”改编的文学作品,都言之凿凿地相信如下事实:
北京崇祯帝上吊后,吴三桂已经完全接受李自成的招降,并亲自率兵马往北京方向进发,欲“觐见新主”。中途,他听说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大将刘宗敏所掠,又闻其父吴襄被拷打拘赃,登时大怒,冲冠一怒为红颜,带兵掉头扑转山海关,首先击败老同事唐通,然后联合另一个老同事高第,举兵宣布反对李自成的大顺政权。
事实果真如此吗?
确实不是如此简单。
明清史书中的吴三桂
其实,在崇祯帝死之后的几年间,社会上从未有过吴三桂投降李自成的传闻,倒是曾经反清的夏允彝(夏完淳之父)还在《幸存录》中为他维护过:“(吴)三桂年少勇冠三军,边帅莫之及。闯寇(李自成)所以诱其甚至,(吴)三桂终不从。”
而且,崇祯帝死后一直住在北京的士大夫,皆没有吴三桂投降李自成一说。比如著《崇祯甲申燕都纪变实录》的钱邦芑,也讲过吴三桂之父写信招降其子被拒的情况:“贼(农民军)挟其父手书招之,三桂得书不发,入拜谢父,咬破中指,扯裂家书,随约王永吉借清兵十万,以图恢复。”
夏允彝、钱邦芑二人,皆是生活在北京被攻陷之时的大明朝。特别是后者,又近在北京,如有吴三桂投降李自成一事,他们自然会大加渲染。
最详细记载吴三桂对李自成降而复叛的,是《甲申传信录》,但此书成书于顺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