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东北地区庙会嬗变
当代东北地区庙会嬗变
[摘要]庙会作为一种社会风俗,同样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东北地区庙会从民国到当代,无论是民俗风情,还是社会功能,都发生着特有的嬗变。庙会这一特殊的文化载体,在当代焕发了新的活力,体现的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时代特色,宗教信仰功能减弱、休闲娱乐功能凸显、新增民俗旅游功能。当代东北地区庙会在新形势下应该得到转型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文化建设。
[关键词]东北地区 庙会 嬗变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111-02庙会起源于上古祭祀,由帝王参与并主持,有着早期所固有的神秘性、严肃性。后世庙会是从佛教、道教的一些宗教活动中继承发展来的,又强烈地融入了商业贸易和娱乐活动。东北地区的庙会启蒙于唐朝,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在清至民国时期得到迅速发展。民国时期东北地区庙会不仅风俗内容极为丰富,并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民间宗教信仰、商业贸易、社会交往、文化交流的功能和作用。庙会在“文革”时期一度中断。改革开放以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挖掘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东北地区庙会在当代获得了崭新的发展,更加突出了经济交流、休闲娱乐、民俗旅游等功能。
一、民国时期东北地区庙会的社会功能
(一)宗教信仰功能
庙会在发展繁荣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了民众的各种宗教信仰。明清时期是中国民间信仰最终融合与定型的重要时期,民国时期东北各地区基本上承袭了明清时期信仰着的各种神灵。善男信女在庙会中对各种神灵顶礼膜拜,逛庙游会又无疑增强了他们的宗教信仰。人们普遍信奉佛教中的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地藏菩萨,还有道教中的东岳大帝、碧霞元君。庙会中反映出来的民众信仰的神灵也呈现出一些东北特有的地域文化色彩,这在世俗神中表现最为突出。除了与其他地区人们共同信奉的关帝、城隍神、土地神、财神之外,还对药王孙思邈、长白山神、医巫闾山神、辽河神情有独钟。
(二)文化传播功能
庙会对民族传统文化起汇聚和传播的作用,它既是当地的经济形态的集中表现,又??文化的表现。“四月十八日,碧霞元君庙会,俗称香火会,常于是日演剧”[1],每逢庙会,广场上搭起戏台,大戏、马戏、皮影,观者云集,气象万千,百花齐放。庙会上娱神娱人的文化功能和沟通人际关系的作用则是普通集市所替代不了的。庙会在东北地区人们文化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商业贸易功能
在庙会的宗教信仰的神圣光圈后面,是经济活动在起着支配作用。庙会虽以求神拜佛的宗教活动为其源头,但使庙会形成规模并经久不衰的决定性因素却是经济活动。庙会作为跨村跨县甚至跨省的一级市场,吸引了众多的商贩,同时也聚集了渴望参加大规模市场交易、见大世面的人们,所以其商贸功能明显地突出出来,这正是一些商业性庙会历久不衰的意义所在。
在充分了解了民国东北庙会风俗与社会功能的基础上,有利于因势利导、移风易俗。东北地区许多地方已经或正在恢复庙会,加以认真引导和规范组织,尽量摒弃迷信陋习,推进人文建设,为庙会这一传统的民间文化形式赋了新的时代功能。这不仅可以丰富人民生活,还给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当代东北地区庙会风情的嬗变
在当代东北庙会中,求子、求健康等习俗零星散见,跳墙、烧替身、残身等陋习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时代特色。如沈阳皇寺庙会从2004年举办以来,凸显地域化、平民化、娱乐化,开创了一系列的旅游文化活动,深受市民欢迎。有清朝皇家婚礼、锡伯族西迁祭祖、清兵守关巡街表演,充满了浓厚地域风情的北市各项民间艺术绝活展示,还云集了全国各地的美食名吃。每年“春节、五一、十一”三届皇寺庙会已成为市民假日旅游休闲的好场所,每届皇寺庙会的游客接待人数都超过百万人次。
作为一种社会风俗,庙会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也体现出民俗所具有的传承性和变异性。当代庙会仍然传承了传统庙会所具有的感恩祈福、崇尚和美的文化内涵。但是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异性。如同样是祈求招财进宝,吉林北山庙会上,人们排队从一大方孔钱中钻过——排队钻钱眼,抚摸扇形大如意,跟招福兔造型合影,等等。民国时期东北庙会涉及宗教、民间信仰的民风民俗已经逐渐淡化,而涉及社会生活的娱人风俗则愈加彰显。如北山庙会上,“来自各地的马戏团、魔术团、文艺表演团纷纷来庙会开场演出。使吉林庙会成为了乐山乐水的旅游盛会。”[2]
三、当代东北地区庙会功能的嬗变
(一)宗教信仰功能减弱
民国东北各地区基本上承袭了明清以来的民间信仰。人们信仰庞杂,除了佛教、道教神灵,还有行业祖师神及山神、马神等自然神灵。东北地区的庙宇大都佛、道、儒杂糅,诸神同堂供养,充满了浓厚的俚俗香火气息,突出反映了民国东北地区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孔肯雅热课件.pptx VIP
- 唐宋湖南移民在湖南移民史上地位之的研究.doc VIP
- Unit2 We're Family 单元词汇图文讲解课件-七年级英语上册课件(人教版2024).pptx VIP
- 低功耗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docx VIP
- 广东金太阳2026届高三8月开学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doc VIP
- 浅谈项目实施过程中造价人员工作重点.doc VIP
-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GB 31654-2021》知识培训.pptx VIP
- 绿色建筑施工方案.doc VIP
- 医务人员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预防、处置及上报制度.docx VIP
- 超声治疗仪产品技术要求完整注册版2024年.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