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正,留守老人心理医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晓正,留守老人心理医生

李晓正,留守老人心理医生   他是一个偏远山区老乡医,凭着行医救人的坚定信念,61岁了依然背着药箱走村串巷。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全天候“待命”。   他家庭并不富裕,两层陈旧的裸砖房住了几十年,一台熊猫牌黑白电视直到去年才“退休”。但他对乡亲们很慷慨,行医之初就给自己定下规矩:出诊费、注射费、挂号费全免,去年又承诺“给80岁以上的老人和五保户看病免费、70岁以上的老人看病只收成本费”……   他对病人尽心尽力,认真负责。他服务的三个村,人口近2000人,从医41年来,共出诊约3万次,走路20多万里,看病20万人次,累计帮病人节省药费超过30万元。他一直行走于村组之间,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   他就是湖南省洪江市洗马乡花柳坪村卫生室医生李晓正。   随叫随到的村医   “医术高,为人好,那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医生啊!”提起乡村医生李晓正,村民们都赞不绝口。村里上至90多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记住李晓正的电话,因为只要一个电话,他就会第一时间赶到。   谈起李晓正,邻乡木兰溪村的61岁老人易双生满是感动。去年12月的一个夜晚,凌晨1点半,寒雨蒙蒙,李晓正给本村一位老人打完点滴回家刚躺下不久,又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   易双生肾结石疼得在床上打滚,他的妻子请求李晓正赶快到他家出诊。救人如救火,李晓正急忙披衣起床,骑车往木兰溪村赶。   由于下雨路滑,李晓正连人带车摔在小溪边,把脚弄伤了。他拄着木棍,硬是一瘸一拐赶到易双生家中。来不及喘口气,李晓正立马给病人把脉问诊,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救治,易双生的结石不疼了,李晓正却累倒了。   记者在跟随李晓正巡诊时,他手里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你别慌,我这就过来!”接过电话,李晓正急匆匆赶到打电话的老人家中。   打电话的是村里80岁高龄的老人易图健,他和老伴都患有高血压、胆囊炎、肺气肿等病,儿子又外出打工不在家。“李大夫救了我两次命,是一个大好人啊!”易图健拉着记者的手说。   2007年8月,易图健得了一场重病,在怀化第一人民医院做了一次手术后,还需要40万元治疗费用,但也未必能治好。40万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于是家里人把老人接回家中,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李晓正给老人医治。李晓正结合中、西医治疗,只花了880元的医药费就把老人从鬼门关里救回来。“这也是到目前为止我收得最贵的一笔医药费。”李晓正说。   2010年7月,易图健又得了肠梗阻。当时一到医院检查要动手术,老人坚决不肯,坚持要李晓正看。李晓正凭借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用中药调理,西药治疗,再次治好了他的病。   谈话间,李晓正一边拿着听诊器给老人听诊,一边亲切的询问他最近的饮食起居。老人因身体不适而低沉的情绪,也在与李晓正的聊天下一扫而光,房间里不时传来阵阵笑声。检查完后,易图健的儿媳急切询问病情。   “没事,老人只是感冒了,吃点药就会好的。”李晓正嘱咐其家属,一定要按时催老人吃药。嘱咐完,他又向下一家走去……   李晓正说,老人生病心里不舒服,首先要多安慰安慰他们,让他们开心起来,这样病就好了一半,吃药其实就是辅助作用。李晓正只要有空,就常常往这些老人家中走走,老人们都欢喜得很。   照顾留守老人的“好儿子”   花柳坪村位于巍巍雪峰山脚下,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虽然风景秀丽,但是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是个偏僻的穷山村。   因为山村里没有什么资源,村里的青壮年劳力全部出去打工,只剩下老人和小孩200余人留守山村,村里患慢性病的留守老人就有30多位。对于他们,李晓正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视留守老人为自己的父母,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   在78岁老人刘伯顺家中,李晓正熟练地给她打吊针。“这是感冒引起的咳嗽,今天打完吊针就没事。放心吧,你身体好得很,没什么病。”李晓正一边打吊针一边安慰老人。   老人近来身体不太好,虽说有低保,还有二儿子每年从海南汇2000多元过来,但家里日子还是紧巴巴的。知根知底的李晓正从不要她的医药费,可老人很好强,不收钱就不看病。没有办法,李晓正就只好收点成本费,过后再还给他小儿子。   问其为什么不收老人的药费,李晓正说,农村老人不容易,没有什么钱,当然舍不得花钱治病。一有病就挨着,结果就酿成大病,大病夺性命的情况就屡屡发生,还不如不收他们的钱,这样他们就主动来看病。   “村里面谁家孩子该打预防针了,谁家的孕妇快要生了,哪家的老人身体有啥毛病,我都知道。”对村民们的健康状况,李晓正犹如一部活字典,了如指掌。他每天都坚持到村里老人家中转一圈,及时了解老人身体状况,并记录下来。   花柳坪村主任易安平对记者说,邻村的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来治病,李晓正也都采取减、缓、免方式,从不因为病人没钱而不给治疗,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从医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