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崇高人格精神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崇高人格精神
摘 要:蔡元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长者风范,坚持中庸之道不走极端的处事方法,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而科学精神、民主作风、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则是受教于西方文化。从蔡元培的身上及其所取得的业绩,充分说明中西文化的融合互补、扬弃出新,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他的高尚的人格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二是君子和而不同;三是突破一党之见,组建民权保障同盟;四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蔡元培度过了清贫的一生,却留下了一份丰富的精神遗产,特别是他的崇高人格精神,永远激励着神州大地的中华儿女。在他逝世时,毛泽东同志赞颂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这个评价是精辟而恰如其分的。
关键词:中国美学史;蔡元培;高尚;艺术;人格;精神;文化品格
中图??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蔡元培不仅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对中国现代学术教育作出卓越的贡献,而且他的崇高人格精神也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财富。在人格修养上,蔡元培也同样得益于中西文化的融合出新。他任北大校长时的学生、后来成为僚属的傅斯年说:“蔡先生实在代表两种伟大的文化,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此两种伟大文化,具其一已难,兼备尤不可觏。先生殁后,此两种伟大文化在中国之寄象已亡矣。至于复古之论,欧化之谈,皆皮毛渣滓,不足论也。”①事实的确如此。蔡元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长者风范,坚持中庸之道不走极端的处事方法,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而科学精神、民主作风、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则是受教于西方文化。从蔡元培的身上及其所取得的业绩,充分说明中西文化的融合互补、扬弃出新,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他的高尚的人格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蔡元培的一生,始终不渝地与封建专制主义的官僚政治及其恶势力作斗争,而每次斗争都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但他都泰然处之,真正表现了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他的浩然正气和宁折不弯的独立人格,是来自于他的大公无私的赤子之心。在腐败恶浊的社会环境下,蔡元培不仅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更为可贵的是“舍己为群”,挺身而出,与恶势力作斗争,不准“污泥”横流,污染他人,污染环境。长期与蔡元培先生共事的任鸿隽说,蔡先生的道德修养,无论“私德”还是“公德”,都是我们的楷模。尤其“在公义一方面”,“蔡先生却是特立不屈、勇往直前、丝毫不退、莫不假借的斗士。在前清时代,蔡先生与孙中山先生辈同倡革命,与当时满清政府肉搏争斗,是如何的不畏强御,不为威武所屈?民国成立以后,先生为第一任内阁教育总长时与袁世凯奋斗。民八以后,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时与北洋军阀奋斗。先生以一身代表新兴前进的势力与当时政府中、社会上的恶势力相搏斗,从不曾听见先生有一点退让犹豫的表示,恰恰与平时处世接物的谦逊态度成一相反的对照。”②蔡先生是清朝翰林院的编修,是封建王朝政治体系中的一员。依赖这个政治统治势力可以升官发财,大富大贵。但这不是他的志趣,不是他追求的目标;他进翰林院的目的是读书求学,掌握救国的本领,“读书救国”,是他终生的座右铭。他“在翰林院任职数年中,大量阅读书籍报纸,撰写笔记”,“都无做官意,唯有读书声”③,并且产生了革新思想,加深了对清王朝的认识。当他认识到自己为之效力的清朝政府腐败没落不可救药时,便毅然离开它,投身于“排满革命”的历史潮流中去,与清朝统治者作不屈不挠的斗争,因而被时人誉为“翰林革命”。他是同盟会的元老,曾奉命率领同盟会成员与袁世凯组成联合政府,并任内阁教育总长。当他看到袁世凯背叛民主共和、搞封建专制独裁时,便约内阁中其他同盟会成员采取一致行动,毅然辞职,决不“任此‘伴食’之阁员”。辞职后,蔡元培针对社会舆论,写了《答客问》,表明他的心境与立场。他认为同盟会与封建军阀是“背道而驰的两派”,不可能“合作”。因此,不能放弃本党的立场,去为封建复辟的专制主义政府装点门面,不能为虎作伥。他说,对于我个人来说,更不能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而去“敷衍依阿”恶势力。如若为了个人的飞黄腾达,“则我等在前清时代早已徘徊阁部、持万世一系之君主立宪说,以自托于当时之爱国者矣”,何必等到民国成立之后呢?他的辞职、“不合作”,并不是消极退让,而是以现在的“不为”保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和独立的人格精神,以便重新组织力量,寻找战机,以期将来大有作为。④后来,袁世凯派特务暗杀了国民党的重要领导者宋教仁,他已忍无可忍,奋起口诛笔伐、声讨袁世凯,积极参加讨袁的“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因而也被袁世凯当作“要犯”通缉。他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十年(1917-1927),正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