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现状与展望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现状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2)09-0119-02
原发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肿瘤之一,也是全世界目前病死率最高的癌症[1]。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80%以上。其中25%~30%是局部晚期,40%~50%已有远处转移,从而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2]。对这部分患者采用单纯放疗,其缓解率和生存率均较低,近一半患者在1年内死亡。针对细胞受体、基因、调控分子等信号传导为靶点的治疗,不损伤正常组织和细胞,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相对于手术、放疗、化疗三大传统治疗手段来说具有独特的优势[3]。
1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的药物
1.1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通过抑制酪氨酸激酶磷酸化和下游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可作为晚期NSCLC患者化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方案。①吉非替尼:首个应用于临床的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4],通过与ATP竞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ATP结合位点,抑制细胞内EGFR酪氨酸激酶(TK)的磷酸化,阻断细胞的信号传递。《2007年中国版NSCLC临床实践指南》中指出,吉非替尼已被推荐为NSCLC的二线或三线治疗药[5-6]。其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与腹泻。其最佳剂量为250mg/d,增加剂量并不增加疗效。最主要的毒副反应为I、II度皮疹与腹泻,多在用药1周内出现,症状轻,不需特殊处理。②厄洛替尼:是一种高效、高特异性、可逆、选择性,口服的HER1/EGFRTK抑制剂。该药亲和力更高,特异性更强,且能延长患者生存期[7]被许多国家批准用于NSCLC的二、三线治疗。鲁建军等[8]样本临床研究(共18例)发现厄洛替尼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腹泻、肝损伤,发生率分别为81.2%、56%、12.5%。皮疹主要为I-II度,以颜面、四肢及前胸、后背为主,发生率为68.7%;Ⅲ-Ⅳ度皮疹发生率12.5%,皮疹的出现时间是第5-12天。Ⅰ-Ⅱ度腹泻发生率为50%;III-IV度腹泻的发生率为6%,腹泻出现时间为第9-15天。12.5%患者2周后有肝功能检查异常(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胆红素升高)。
1.2单克隆抗体:①西妥昔单抗(爱必妥)是一个人鼠源嵌合的EGFR单克隆抗体,竞争抑制EGFR与配体结合。座疮样皮疹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其最常见的毒副反应。②曲妥珠单抗(贺赛汀)是一种针对HER2原癌基因产物人鼠源嵌合的单克隆抗体。该药联合化疗方案与单独化疗相比并无明显优势,但在HER2/neu(+++)的患者中,联合方案要优于单独化疗,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2以血管生长因子为靶点的治疗
贝伐单抗是一种重组人员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IgG1型单克隆抗体。VEGF 是最重要的促血管生长因子,广泛表达于人体组织,主要通过与内皮细胞表面的VEGFR2结合,激活下游通路的级联效应而发挥其促血管生成作用[9]此外,贝伐单抗还可以通过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降低组织间隙压和影响血管通透性,从而增加到达肿瘤细胞的化疗药物浓度,提高化疗疗效。[10]几项临床前期研究认为EGFR 拮抗剂和VEGF抑制剂二者联用即使无增效作用,至少有加和作用[11-12]。 Avali试验[13]比较两个不同剂量的贝伐单抗(7.5mg/kg和15mg/kg)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C)方案与单纯GC化疗在无进展生存期上的差异。该试验的研究对象为初治晚期无脑转移的非鳞癌。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高血压、蛋白尿、血栓症、鼻出血,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肿瘤相关性出血。贝伐单抗可引起血栓,包括深静脉血栓、肺血管栓塞和心肌梗死。血栓形成可能与贝伐单抗拮抗VEGF对血管内皮的作用有关。临床应用中应密切观察[14]。
3多靶点治疗
针对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生长因子受体、Raf激酶及其介导的Raf/MEK/ERK通路中多个靶点。此类药物有范德他尼、索拉菲尼、舒尼替尼等。Scoinski等[15]道了一项Ⅱ期临床试验结果,63例一线化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口服舒尼替尼50mg/d,连续4周,结果6例(95%)获得部分缓解,12例(19%)疾病稳定。3~4例毒性反应最常见的乏力(21%)。范德他尼是口服的VEGFR-2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同时也能抑制EGFR酪氨酸激酶和RET酪氨酸激酶。研究显示其在NSCLC的治疗中,较吉非替尼取得更长的客观有效率和无进展生存期。主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腹泻和无症状的QT时间延长。
4展望
综上所述,大量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进行了NSCLC的临床研究,然而截止目前,无论是作为维持治疗还是诱导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