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提出背景.doc

浅析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提出背景.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提出背景

浅析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提出背景   摘 要: 二次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论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关于革命发展的两个革命理论。两个革命理论分别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对革命认识的不同阶段,二次革命论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的革命观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是在党经过艰苦的革命奋战并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发展创造的革命观点。这两个革命观点提出的背景亦有很大不同。本文从二者提出的时间上进行探索。   关键词: 二次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时代背景   二次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论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发展里程中提出的关于革命发展的两个革命理论。两个革命理论分别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对革命认识的不同阶段,二次革命论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的革命观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是在党经过艰苦的革命奋战并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发展创造的革命观点。对于两个革命观点提出的背景亦有很大不同。   一、关于“二次革命论”   “二次革命论”是学术界对陈独秀革命观点的简称,陈独秀的革命观点形成的时间是1923年间,标志是其发表的《资产阶级的革命和革命的资产阶级》、《中国的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关于革命性质和革命对象,他说:“在半殖民地,一方面因为工商业受外力之阻碍不能充分发展,资产阶级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革命势力,一方面又因为贵族军阀受外力之卵翼而存在,所以不能形成一个纯粹的资产阶级的民族革命。国民革命含有对内的民主革命和对外的民族革命。”①革命阶段和领导权问题上他提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资产阶级的力量究竟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正轨应该是: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国民革命成功后,在普通形势之下,自然是资产阶级握得政权”,“共产党取得政权,乃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事,在国民革命时代,不会发生这类问题”。他认为国民革命是民主革命,民主革命领导者自然是资产阶级,中国现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等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工人阶级壮大之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国民革命阶段其他社会阶级只是帮助资本主义夺得政权取得天下。   纵观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共产党和其他社会阶级大无畏的帮助国民党取得民主革命胜利是必需的,毫无疑问的。他严格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社会划分,封建社会后必须是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必须从资本主义社会脱胎。可以看出他一方面没有看到工人阶级和其他社会阶级的力量,另一方面具有严重的教条主义,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真正看清当时中国社会现状。   “二次革命论”提出时间是在建党初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加入共产国际后。此时由于中共在建党时间、党员人数及理论发展上尚属幼年阶段,为了“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倡议国共两党实行“党内合作”,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下,中国共产党正在积极地为国共合作做各项准备。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也是中共领导人。此时正是其革命论形成时期,也是国共积极寻求合作时期,可以说其革命论在现实的需求下应运而生。一边是共产国际的指令,一边是为向国民党伸出友好合作的橄榄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向共产国际执委会报告中,说国民党是知识分子、华侨资产阶级、南方士兵、工人的“各阶级联盟”,说中国共产党人不懂马克思主义,缺乏社会主义实践。1922年11、12月召开的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拉狄克也美化国民党、贬低共产党,认为中国议事日程上没有建立苏维埃共和国的任务”。②国民党改组后以三民主义为宗旨,在当时算是比较完整的党派,作为幼小的党派,在共产国际的引导下,中国共产党部分人士也愿意和国民党合作进行革命。尤其是陈独秀等当时的中共领导人赞同共产国际的意见,在一九二三年六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称:“中国国民党应该是国民革命之中心势力,更应该立在国民革命之领袖地位。”③至此,陈独秀已于1923年4月25日发表《资产阶级的革命和革命的资产阶级》一文,1923年12月1日发表《中国的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就建构了“二次革命论”的最初理论框架。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的成立。可以说“二次革命论”成为国共合作期间最初的纲领。革命理论中一些右的思想也就奠定了大革命失败及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基础。   二、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是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实际情况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革命理论。标志是1939—1940年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在革命的性质问题上毛泽东提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④因为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所以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