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画院发展及其考试制度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代画院发展及其考试制度研究

宋代画院发展及其考试制度研究   摘要:两宋是中国美术史上宫廷绘画的鼎盛时期。宋代画院是在西蜀、南唐画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北宋之初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并在徽宗崇宁三年设立“画学”,培养了众多画家,促进了“院体画”的发展。宋代画院,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成熟的画院机构,集创作、教育与一体,在我国绘画史和教育制度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宋代画院;考试制度   中图分类号:J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2-31-2   一、宋代画院的源流――西蜀、南唐画院   两宋画院的建立,大多承袭于五代的体制发展而成。前蜀蜀主王建曾设内廷图画库,任命专职官员进行管理,依照唐代旧制授以“翰林待诏”等职,当年黄筌被王衍录用后即授予“翰林”时,年仅十七岁。后蜀后主孟昶承袭前蜀画院的深厚基础于明德二年(935年)设立翰林图画院,是中国绘画史上正式的宫廷画院。这一时期画家的地位有所提高,虽然大多数是出身于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市井平民,但是他们却具有较高的审美趣味和美学见解,深得帝王的欣赏。据《益州名画录》卷上黄筌条记,“后唐庄宗同光年,孟令公知府,厚礼见重。建元之后,授翰林待诏,权院事,赐紫金鱼袋,……寻加至内供奉、朝议大夫,检校少府少监上柱国。”按照唐代服饰制度,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鱼袋是鱼形的随身配饰表明官阶。穿紫色官服,佩戴金鱼袋,则为二品官,可以看出当时朝廷对于宫廷画家的重视。   南唐中主李?即位以后,将流散的民间的画家召集到宫廷之中,也仿效西蜀画院,于保大元年(公元943年)建立了翰林画院,其结构与后蜀相似,并设有翰林待诏、翰林供奉、翰林司艺、内供奉、后苑副使、画院学士等诸多职衔,为画家们提供了优越的创作环境。翰林图画院在后主李煜时最为昌盛,他能书善画,声色犬马之余,艺术品位亦不俗。南唐画院始于元宗李?,至开宝八年李煜降宋为止,持续了三十年之久。这一时期知名的宫廷画家有顾闳中、周文矩、高太冲、曹仲元、董源等。   二、宋代画院的发展   北宋翰林图画院正式建立于太宗雍熙元年(公元984年),基本承袭五代旧制,但规模有所扩大。北宋初参加画院的有很多原来是五代西蜀、南唐和中原一带的画家,其中以西蜀画家占重要地位。花鸟画家黄居?、人物画家高文进,就是画院的领袖人物,器画风体制成为北宋初期画院中的准则。北宋画院到了宗徽宗赵估时期达到极盛,徽宗自己不仅善于丹青,而且爱好文艺趣味,进一步改变了前期“凡以艺进者不得佩鱼”的旧制,把画院画家的地位几乎提升到文职官员的程度;又经常以古人诗句题考试画家,提高了画院画家的文化素质,促进了创作的发展。神宗赵顼时期,出现了山水画家郭熙和花岛画家崔白;徽宗赵估时期的张择端、王希孟,都是今天大家熟知的。   宋代画院作品中富有特色的是宋徽宗赵佶,成就中国历史上宫廷画院最为繁荣的时期。后世把他所主持的皇家画院称为“宣和画院”,其画风也被称为“宣和体”。此时的宫廷绘画亦与前代有所不同,属于更成熟完美的历史形态,并且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的风格流派。赵佶作为画家,他在花鸟画方面的造诣极高,把五代宋初确立的“富贵”体貌更进一步加以完善,完成了后世人称为“院体”的一种风格,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赵估的传世作品大约有二十余件,多为花鸟;画略分二种,一种则以清淡的水墨为主,每一种画法中又具粗细、繁简、工拙等不同特点。另一种为鲜艳浓丽,代表作品为《芙蓉锦鸡图》,一丝不苟的精湛技巧以及诗书、文学的高度素养,给予后世以极深远影响,至今仍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汴梁,随着北宋王朝的灭亡,宣和画院也随之溃散,在南宋定都杭州之后,相当一部分原宣和画院画家也辗转到南方而组成南宋画院,并恢复了画院的活动,至此两宋宫廷绘画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画院较之北宋诚有过之而无不及。南宋的有名画家,除了少数的例外,几乎全部都是画院画家。其中,特别以李嵩、刘松年、马远、夏圭等人可以为代表。这些画家又重新进入画院的同时,并在绘画形式上有所创新,以卷轴画取代了壁画,其中尤以小品画创作最为活跃,最为丰硕,足以与北宋画院的大幅画创作交相辉映,绚丽多彩。其创作风貌也随之发生变革,出现了水墨苍劲的画风,被后世奉为“院体”的标准,也就是宫廷绘画的格式和样板。南宋时期画院人数剧增,画家的地位也比北宋时期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赐金带”的特殊待遇,在画院历史上更是史无前例的。   三、宋代画院的考试制度   宋代画院的考试制度是从徽宗崇宁三年设立“画学”开始的,画学有独立的考试制度。北宋翰林图画院画家的选拔,通过考试进行,只有考试合格的画家才能在进入画院成为翰林图画院的成员。而考试的题目多出自古诗,例如:“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邓椿《画继》云:“所试之题,如野水无人渡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