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藕汀“最后名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藕汀“最后名士”

吴藕汀“最后名士”   今年是著名画家、诗人词家、版本目录学家吴藕汀诞辰100周年。他生前是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今年8月,为纪念浙江省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在浙江美术馆展出的“崇文尚德—甲子 ·艺苑耕耘”书画展中,有一幅吴藕汀的画作《烟桥归雁》,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观画忆人,人们忆念起这位文化老人为地方文化事业和乡邦文献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最后的名士”吴藕汀:许.颜   吴香洲:人家以为你是从“四书五经”读起的。   吴藕汀:瞎三话四,我都没见过的。   许宏泉:你也经常看一些《中国农民调查报告》《往事并不如烟》之类的书?   吴藕汀:我最喜欢时政,你去看我的《药窗诗话》就知道了。   许宏泉:你除了喜欢看戏之外,还喜欢唱几句么?   吴藕汀:我是拍曲,京戏只喜欢看但不唱,我拍曲拍了十年,我从小旦唱到老旦,从《刺虎》唱起,到《游园惊梦》 ……   —引自《吴藕汀访谈录》   对话中的许宏泉是美术评论家;吴香洲是吴藕汀的学生,画家吴蓬之子。用时髦话来说,他们都是“藕粉”。   在“藕粉”的队伍里,既有吴藕汀的乡人,也有一些外乡人;有白丁,也有《近三百年嘉兴印画人名录》《烟雨楼去处。一些镁光灯下的知名人物,比如张铁史话》《嘉兴词征等》。吴藕汀去世后,他的藏书“机缘巧林、汪涵。2000年5月2日,吴藕汀由南浔回到阔合”到了邵嘉平处。邵嘉平将所有书目列   给吴藕汀整理、印刷《吴藕汀藏阅书别50年的故乡嘉兴,家住竹桥苑。表存档后说:“我经手的东西都留下痕目录》的邵嘉平从商,也是“藕粉”队伍回来时,他手里抱着4方吴昌硕的印迹,待日后研究藕公者可作参考。”中的一员。章和20万字的书稿《戏文内外》。一起回藏书目录里,一共1865种2343册。其   来的还有他的藏书。中1366种(1648册)藏书、280本杂志搬   藏书有了新去处书是他整理回家行装里的大头。当往梅花洲翰林书院。老人的藏书一小部   吴藕汀(1913-2005),号药窗、信天年南浔简陋的平房内满目皆书,一捆捆书分由爱书人自行购得。翁等,《药窗诗话》就是他众多著作中的堆成了书墙。在普通人的经验里,写诗话、拍昆一本。先生以版本学专家身份,去南浔如今,印章去了嘉兴博物馆,《戏文曲、观古画这样的老派文人,日日里读的藏书楼刘氏嘉业堂整理古籍多年。著有内外》由中华书局出版,它们各自都有了总是诗词歌赋、乡邦文献之类的典籍。   这类书,《吴藕汀藏阅书目录》里有,但关于政治人物、明星人物的传记、社会学、历史学、医学、武侠等书籍也静静地躺在吴藕汀的阅书单里。   观书看人,这是一个有趣的老先生。   1973年,吴藕汀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汀藏阅书目录》里有,但关于政治人物、明星人物的传记、社会学、历史学、医学、武侠等书籍也静静地躺在吴藕汀的阅书单里。   观书看人,这是一个有趣的老先生。   一生在书堆里生活   1973年,吴藕汀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吴藕汀的部分著作 Some published books by Wu Outing   我十五至二十五岁是 “绘画 ”,二十五至三十五是“玩印”,三十五至四十五是“度曲”,四十五至五十五是“填词”,五十五……是“种药”,以后不知怎么……   听上去他的人生很是恣意。   早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6年即1913年,吴藕汀出生于商贾之家,从小过着左琴右书的生活,跟着庶母练习书画。这是他人生最初的底色。一个破落人家子弟,却善于把人生诗化。   1990年开始和吴藕汀通信的范笑我说:吴老先生年轻时是一个纨绔弟子,过着唱唱戏、玩玩虫、喝喝酒的生活。自从和王绣之结婚后,觉得不能辱没夫人家的门风,开始喜欢看书。按现在的话来讲,他就是一个宅男,每天在家里看些书、画些画。   上世纪50年代,他赴南浔嘉业堂藏书楼。在楼中8年,过眼古籍无数,版本精通。   他在南浔呆了近50年,其间,妻子幼儿早亡,他以书为伴,以画为酒,涂涂写写,留下那个年代的“雪泥鸿爪”。   他成为词人、画家、版本目录学家,工篆刻,懂昆曲。诗词画三绝。人们后来称这样的人为名士,他被誉为“最后的名士”。   他已出版的多本诗文、书画集子中,写家国变迁,更写人情世故;写历史风云,更写乡邦文物;写文坛掌故,更写文人风骨。他擅写各色人等,文中饱含深情,而又淡若云烟,既有深厚文化内涵,又有抒发世态人情的感怀。   他生前自己用18个字形容一生:读史,填词,看戏,学画,玩印,吃酒,打牌,养猫,猜谜。前四项是主要活动,后五项是余兴。   而读书是他一生最重要的活动。他一生在书堆里生活,编地方志、戏曲、精研词学,一辈子都在自学。   留在人们印象里的是他横倚在藤椅上,右手捏着紫砂壶,左手一卷杂志,白眉紫面,活脱一尊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