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造林树种选择与适地适树原则.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造林树种选择与适地适树原则

浅议造林树种选择与适地适树原则   摘要:指出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也加快了植树造林的步伐,植树造林工作的成败关键在于造林树种的选择是否合适,是否能够根据当地的情况适时种树。造林树种的选择既是自然条件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只有处理好造林地的特点与造林目的两者间关系,才能够实现造林的目的和经济价值,也才能更好的造福子孙后代。造林的树种种类很多,很多的树种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在选择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树种的适生特性,还要考虑到树种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需要。主要阐述了在造林树种选择中存在的问题、适地适树的原则。以对植树造林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造林;树种选择;原则;适地适树;沿海地区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072-02   1引言   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植??造林力度,其中福建省在这方面作出了重要努力与贡献,持续处于全国植树造林的领先地位。其中仅2011年,福建省人工造林合格积面就达到了427.71万亩,2006~2011年间,福建省植树造林累积达到1726万亩,有效提高了林地生产力与林分质量。福建省正在实现造林方式转变,其植树造林面积也将持续快速上升。植树造林获得的如此丰硕成果,不仅有效缓解了当地水土流失问题,同时还实现了绿化城市、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等多个目的。尽管如此,福建省在植树造林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树种选择、适地适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推动当地植树造林工作,同时也能够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2植树造林的目的及意义   福建省属于沿海地区,当地雨水丰富,气候相对湿润,适合多种植物生长。随着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发达,环境污染情况日益加重,多地空气质量极差,这样的生活环境对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了不利影响。福建省作为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工业作为支撑其经济的重要产业,对当地环境污染带来了严重影响。同时,福建还属于人口密集地区,较差的空气质量导致疾病传染更为容易,威胁着当地人们身体健康,阻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而植树造林有利于净化空气,且福建所处沿海地区,雨水多,经常会有多个地方发洪水,造成大量水土流失,破坏当地生态环境,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水土流失问题。所以,福建省大力进行植树造林绿化工程,可以保证当地空气质量,减少因为环境污染引发疾病的可能性,同时起到防沙固土、保持水土、保护周边生态环境、绿化城市等多个作用。   3造林树种选择存在的问题   3.1造林的立地条件差   植树造林时,应遵循先易后难原则。所以,后期造林立地条件往往是相对较差,特别是在城镇周边地区进行植树造林相当困难。这些地方由于垃圾堆放已经造成周围土壤透气性极差、土质低劣、树苗生长空间狭小、缺少肥料与水,且当地环境也受到了严重污染。以上因素对植物的成活、抵抗生物灾害的能力及植物的长势都有直接影响,所以必须解决立地条件差这个问题,否则很难确保树苗能成活和良好长势。   3.2造林中选种不当、规划不足   植树造林不是指单一的植物栽培,而是多学科、多部门及多工程综合建设项目。像福建这类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首先要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合理的设计。但目前福建还未进行科学、详细的植树造林整体规划设计,混交林的林地少见,较为普遍的还是单一树种林地,在福建沿海的沙质海岸几乎都种植的是木麻黄,缺乏层次感。因此,该地区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较低,导致整个森林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环境适应能力不够,无法发挥调节地区气候与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3.3未注意到生物物种之间的种间关系   在一个地区进行造林工作,不仅需要考虑树种是否适合生长在这一地区,还需要考虑树种之间的种间关系,有些树种不能与其他树种共同存活,一旦将这样的树种和其他种类的树种种植在一起,就会影响其他树种生长,这样不仅达不到物种多样性目的,还会降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自我保护能力。   4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   4.1适地适树的意义   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得到发挥,达到在该立地条件与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达到的高产水平,特别是在生态学特性及造林地的立地条件方面。   4.2适地适树的相关标准   4.2.1是否能够成活   在确定树苗是否成活的时候,需要用成活率和保存率来检验,比如在第一年的时候,树苗的成活率很高,并且连续三年内,这种树苗的保存率也很高,这就说明这种树种在这一地区是可以成活的,这是整个植树造林成功的第一步。   4.2.2数量质量的要求   像一些用材林,可以采用是否成活、成材以及是否符合一定标准来评估,也可以利用年平均蓄积增长或者是平均材积衡量来评估。像一些经济林和其他林种需要通过目的产物的质量来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