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贵州山区支教日子
在贵州山区支教日子
“当我看到那些场景的一瞬间,我就哭了。只感觉到时空逆转,生活在西华校园里的我们完全想象不到有那样一群人,过着那样的生活。还有那样的一群可爱却可怜的孩子,在落后的大山里接受着落后的教育。”这就是广角协会志愿者何益贵州归来后最大的感受。
“不仅是因为爱心,更是因为责任”
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广角协会成员刘磊无意间在网上发现一篇帖子。当看到帖子中贵州某小学的图片时,刘磊不禁心头一颤:破旧的桌椅,简陋的房屋,一间教室组成的一个学校……当地教育的落后使他心中不禁深受触动,于是他继续在网上收集资料,最终查到了该小学——贵州赫章县财神镇大山村小学。随后他迅速和广角协会其他成员协商,当了解到当地的教育情况后大家都纷纷表示要尽全力去帮助那些孩子。这不仅仅是爱心的驱使,是一份责任感让他们最终决定去那里进行一次义务支教活动。随后,成员们以中国支教联盟为中介,与大山村小学取得了初步联系。
在广角协会冀刚、刘磊等同学的全力宣传下,12名有着同样想法的同学们迅速聚集在一起。他们积极联系各个学院,希望能得到更多西华志愿者的帮助。很快,在能源与环境学院马传斌等同学的建议下,他们一起在全校发起了募捐倡议。西华学子们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积极踊跃地捐款捐物。募捐活动最终筹集到衣服上千件,小学读物近千册,各类笔五、六千支,本子一千多本,运动器材若干件。但是由于没有找到支教活动的赞助方,此次活动的参与者只能自费前往。虽然很多志愿者的家长出于安全和经济等因素的考虑,不赞成他们参与此次活动,但他们态度坚决,坚持参加。正如马传斌同学这样告诉他的父母:“去贵州的经费我可以自己做兼职赚取,但是如果这次不去,我会后悔一辈子,我感觉我有责任去帮助他们。”他们的坚持最终获得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孩子们很苦,需要更多人的帮助”
7月14日,志愿者们从成都出发赶赴贵州。经过1天的长途旅行最终到达赫章县,他们随即与大山村小学的校长取得联系并商讨了一些关于支教活动的细节。之后,志愿者们在镇上休整了半天便???速前往大山村小学熟悉情况。在去之前他们已经通过网络上的图片大概了解了那里的情况,但当亲眼看到时,他们还是倍感震撼:砖瓦房、茅草屋、崎岖蜿蜒的山路、简陋潮湿的教室、衣衫褴褛的孩子……满目荒凉,一片贫瘠。
时值暑期,小学的大部分同学已经放假了,因此第一天上课时只有三个班的学生。但是到了第二天,已经放假的孩子们纷纷返回了学校,甚至一些邻村的孩子也闻讯赶来,迅速扩大的队伍最终发展到了六个班。当孩子们看到志愿者带来的书、笔记本和中性笔时,他们眼睛里的好奇与渴望刺痛了每个志愿者的心。每当下课时,许多同学就挤到教室门口向志愿者借书看,有的孩子当翻到自己喜欢的文章时甚至一整篇地摘抄下来。当志愿者们抱着笔记本电脑给孩子们讲QQ、飞信、E-mail时,孩子们即便是听不懂却还是认真地做着笔记,他们眼中流露出了对外面世界的无限向往。
山里的孩子们无论年龄大小都是早上五六点起床,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一个半小时才能到达学校。为了节约时间更为了节约钱,孩子们不吃午餐在学校学习,家境稍好的孩子才能自带土豆或买5毛钱一袋的干脆面充饥。晚上,孩子们还要饿着肚子跑回家,但等待他们的晚餐也只是难以下咽的红豆酸菜汤和生涩的玉米饭。“那锅玉米饭我舀了一点点,完全没有米,硬得根本不能下咽,那碗红豆酸菜汤,比涮锅水还难喝。”志愿者马传斌如是说,“因为贫穷,他们连盐、味精都舍不得用。”
孩子们除了生活条件艰苦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缺少与外界交流的机会。“这里的孩子们都有闭塞心理。当我们在课堂上提问时,他们腼腆,害羞,有些孩子甚至因为紧张而钻到桌子下面。”志愿者秦覃这样感慨到。“孩子们真的很苦,他们需要帮助,包括物质上的更包括精神上的。”
“我们的坚持,只为了讲好每一堂课”
五个女生挤一张床,近20天里只洗了一次澡,吃过两次肉,每天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为同学们上课,食材匮乏到甚至用中午泡面剩下来的汤也要留下来泡饭吃,好不容易买到一块豆腐放在锅里却被野猫偷吃了……这就是志愿者支教活动的生活缩影。生活和工作条件的艰苦,让志愿者们渐渐感觉力不从心。他们流过泪也想过放弃,可是孩子们渴望的求知眼神,却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坚持了下来。“既然来了,我们就要坚持把该做的事情做完,讲好每一堂课!”志愿者何益说道。于是大家又聚在一起开会,对支教工作重新做了规划和安排,振作士气,赶走怕苦情绪,又一次全身心投入到支教行动中。
生活上的困难算得了什么?热心的村民纷纷送来了红豆、晒干的土豆片……这让所有人感动不已。志愿者之间也互帮互助,大家在一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你们不要走,多留一段时间吧”
临近离开的日子,每个志愿者心里都很纠结。近20天的朝夕相处,志愿者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