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德感力.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课 德感力

第一课 德感力 一. 道德 社会的一种良好风尚,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一种良好的品质,两千多年前孔老圣人曾讲,如果在道德与才能二者中,若要让他做出抉择的话,他选择道德,放弃才能。可见,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 故事分享: 拾到银行卡之后 泾川二中初二(11)班学班学生车懿恒、何佳伟下午放学后,在回家途中,拾到一个钱包,打开一看,里面有现金400多元,还有四张银行卡、身份证、购物发票等物品,他们知道失主一定很着急,二话不说就按身份证上的名字在附近的商店及过往的行人中询问,说找这人有急事,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寻找,失主还是没找着。 眼看晚自习就要迟到了,他们匆忙回家,说服家长,委托车懿恒的父亲按照身份证上的地址上门去找失主,自己便匆匆到校上课了,为此他们第一次迟到了。 第二天早晨失主拿了一面锦旗到学校说明情况表示感谢,原来失主的银行卡上有40000多元,他认为一个初一学生能做到这一点非常可贵,应该成为泾川二中的学子学习的榜样。为此学校副校长魏民利同志及班主任李鹏程老师在班级向同学介绍了这两位同学的感人事迹并颁发了锦旗,失主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这件事情在校园内掀起了争做好人好事的高潮,为校园的文明建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两名同学的行为,体现出了良好的道德风尚,他们感人的事在校园广播中播出之后,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好评。之后,初二(8)班的路嘉也在广场捡到了黑皮夹,;那天晚上,人们都在广场上预防地震,有人不小心掉了黑皮夹,他早上到校的时候发现了,就主动交到了附近的城关派出所。里面有2300多元的现金,和一张银行卡。 这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同学的这种品质,值得宏扬。和那些拿人钱财,威胁他人,坑,蒙,拐,骗,偷,抢的人比起来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高尚。 故事分享: 当今全世界最有钱的人——美国的比尔盖茨,把他的400亿捐献给了社会。他说,财富属于社会的,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我要奉献给社会。 香港著名的艺术家歌唱家,词曲家 ,他的歌影响了一个时代,他的歌曲在大陆广泛流传,受到了大陆观众的好评。在香港和大陆享有很高声望。他的身价很高,但他住的房子很简陋,是租来的,一次电视台让他作一个米酒的广告代言人,广告费500万港币,他拒绝了,他说:“米酒的好坏,我怎么能知道呢?” 二.尊敬老人 尊敬老人,孝敬父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故事分享: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张晓事迹 ?  张晓,男,17岁,共青团员,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宝塔社区人,平凉二中高三(10)班应届毕业生。   张晓4岁丧父,母亲曹雪红重病卧床。他自小挑起家庭重担,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精心侍奉瘫痪在床的母亲,并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学业,用自己14年的行动实践着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从4岁起,张晓开始学习煮饭、侍候母亲。锅台高,够不着,他就踩着小凳,趴在锅台上做饭,时常被沸出的米汤烫伤胳膊。上小学时,张晓每天要帮母亲穿衣、洗脸、刷牙、梳头,还要捡柴、生火、做饭,洗衣服。读初一时,长年卧床的母亲病情不断加重,一度大小便失禁,张晓每天要给母亲接屎接尿,擦洗身体。他最惦念的是母亲,邻居送他一个馒头,他要留给母亲,别人给的好吃的,他总能找出自己不喜欢吃的理由,留给母亲吃。张晓的邻居何彩兰老奶奶说:这娃娃太孝顺了,我活了这么大没有见过这么懂事的娃娃!   毫无生活来源的张晓家生活一直十分艰难,在政府、武警官兵、邻居、老师、同学和好心人的帮助下,母子俩渡过一个个难关。家里再困难,日子再苦,张晓也不愿给好心人增添负担。有的人留下电话,让他有困难时联系,但他从来没有主动打电话提要求。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张晓把每位好心人的帮助记入自己的《恩人簿》。一到周末,张晓忙着洗衣服、做家务、照顾母亲,还要抽时间给洗车行打工、捡垃圾贴补家用。   虽然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张晓却很阳光乐观。在学习上,他和同学互帮互助;在生活中,他乐于助人,关爱他人。贫困中坚守的阳光男孩,是同学们和老师对张晓的评价。苦难没有压倒张晓。小学阶段的张晓,年年是学校的三好学生。进入初中、高中,学习也不曾落下。上高中的张晓学习更加用功,每天起早贪黑,忙于学习和照顾母亲;他每天都是早早起床,把母亲从床上抱到凳子上洗脸、梳头,打扫完家里的卫生就赶忙去上学。中午又急急忙忙赶回家先侍候母亲方便,再做饭,一口一口喂给母亲吃,然后又骑着破自行车赶到学校。张晓靠着自己的努力,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学业。   中国青年报6月14日以《张晓:含泪奔跑的阳光少年》为题刊登张晓事迹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随后作了报道。 张晓先后获得平凉市优秀共青团员、第十一届甘肃青年五四奖章。 三.小组辩论 1、“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