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用学与沟理论
                    PAGE  
PAGE  7
語用學與溝通理論  期末報告
指導教授:林遠澤
學生:劉屏鍾  題目:論塞爾的「言語行為」理論
 = 1 \* CHINESENUM2 壹、前言
英國語言學家奧斯丁首先跳脫了邏輯實證主義者對語言中語意的狹隘研究,而以日常語言的意義的研究為主,認為日常語言在實際生活中可產生實際的作用,語言並非只是人工或數學化的語言而已。奧斯丁晚期的語言行動理論,認為所有的話語都是一種語言行動,並且言說者利用語言執行某些社會行動,而不同的語言行動在三個方面顯露出不一樣之處,此三方面為1、說話行動(locutionary act)。2、以言行事行動(illocutionary act)。3、以言取效行動(perlocutionary act)。約翰塞爾將其更向前推進一步,提出了溝通的意向性作為語言行動的基礎,以及植基於一般語言的以言行事的動詞裡所導出的言語行動的分類,和間接語言行動理論(Indirect speech act),塞爾認為語言行動的是一個受規則控制的行為,此規則可被獨立探討,但必須以探討其在語言行動行為中的角色為基礎的前提下進行。誠如他在自已書中(speech acts)所提的問題:在語句中我所說的和我所意謂的彼此之間的關係為何?文字是如何表達出事物,有意義和無意義的文字手表述差別在那裡。本文將以塞爾在美國哲學雜誌所發表的一篇「什麼是言語行為」為主幹,探討塞爾的言語行動理論。
 = 2 \* CHINESENUM2 贰、理論及闡釋  
「我認為在任何語言交際的模式中都必須包含有一個語言行為。…構成語言交際的基本單位是在完成言語行為中給出標記。更確切地說,在一定條件下給出語句標記就是以言行事的行為,以言行事的行為是語言交際的最小單位。」1
  舉例來說:我向小明說:「小明,去書房把我的眼鏡拿過來給我。」在這句話中的標記不是指小明、書房、眼鏡的符號,也不是指小明、書房及眼鏡所各別代表的人或物體,而是標記了三個範圍,第一個範圍是:小明到書房去,第二個範圍是:小明找到我的眼鏡,第三個範圍是「小明由書房走回來」,所以當我們在一個脈絡底下以語言重新定位行動的最小範圍,就是做了以言行事的行為。但塞爾不知如何去證明語言交際必然包含著行為,他只能告訴懷疑論者說:「你應當把他所發出的聲音和作出的記號視為一個具有特定意向的人給出的,為了把它視為語言交際的一個事例,就必須假設它的給出就是我所說的言語行為。」2由上面的敘述我們可以推出,當我重新標記語句時,就表示我要藉語言重組某些由語言所代表的事項,也就是我想要改變一些事情,這是由我的意向性所發出。至少我希望聽者能在這語言交際過程中,注意到有一位言說者正在向他表達某種意向的訊息。在此塞爾以人的意向性做為言語行為(speech acts)最基本的原動力。言語行為也是達成自已的意向的一種方式。
  塞爾說:「完成以言行事的行為就是去從事一種由規則支配的行為方式。」3以下將分別討論塞爾有關「規則」、「命題」和「意義」的理論。
貳、1 規則:
  塞爾說:「一些哲當家甚至說,知道(knowing)語詞的意義僅僅是一個知道它使用規則的問題。」又說:「如果意義是一個使用規則的問題,那我們就確實應該能夠從解釋表達式意義這方面去陳述使用表達式的規則。」4 當我們與他人進行語言溝通行動且能達到溝通的目的時,此時顯現出彼此雙方已就相同的規則進行了瞭解,如果沒有規則的存在,而只是一堆「亂碼」,彼此是無法進行溝通的。塞爾將語言使用規則分成兩種:
一種是調節規則(regulative rules)一種是構成規則(constitutive rules)
1.調節規則:用於調節先前存在的行為形式,如禮儀規則用于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此關係是獨立于禮儀規則而存在--其特有形式是祈使句形式,是“按x做”(Do X)或如果Y則按X做(If Y do X)。
2.構成規則:不只是調節而且創造或規定新的行為形式,此構成規則構成(同時也調節)一種活動,這種活動在邏輯上是依賴於規則的存在而存在的。如橄欖球的規則,離開這些規則,橄欖球運動就不會存在。…構成規則在特徵上幾乎是套套邏輯(tautology),….構成規則有些具有調節規則的形式,也有些具有“將X定為Y(X counts as Y)”的形式。5
舉例來說:像王老師和學生小明之間的關係是既定的,至於小明看到王老師要不要行舉手禮致意,則是後來附加上去的,是一種調節規則,此規則的存在與否不影響王老師和小明之間的師生關係。而構成規則有點類似胡塞爾的「本質」定義,是一種規範、一種型式,一個事物不能變更的部分;不同的是「構成規則」在此特別強調是一種活動的基本規則。以橄欖球而言,球員必須持球跑到對方底線達陣以得分,這是橄欖球的構成規則,不能變更;至於達陣得6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轴类零件图纸.doc VIP
- 曲臂车高空作业施工方案.docx VIP
- 外研版英语(三起点)六年级上册 Module4 大单元学历案教案 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docx VIP
- 2025年六安社区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T_CSBZ 004-2024 石材护理技术规范.docx VIP
- 学校建设项目施工全流程指南.docx VIP
- 《航空动力装置》模拟试卷A..doc VIP
- 2026年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必考题.docx VIP
- 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范文点评)-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作文能力提升(统编版).docx VIP
- JIS B2220-2004 英文版 钢制管法兰(日文).doc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