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镇痛技法概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灸镇痛技法概课件

针灸镇痛技法概述 现代针灸广泛用于各种痛症的治疗,尤其是20世纪60-70年代的针刺麻醉镇痛,更是名扬天下。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参观了上海的一场针刺麻醉手术,为神奇的针麻镇痛惊叹不已。回国后美国出现了一股针灸热,欧美的一些医生纷纷来华学习针灸。针麻镇痛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立下了头功。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针灸镇痛。 与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相交的交会穴环跳穴,长于治疗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与足三阴经(肝经、脾经、肾经)相交的交会穴三阴交,长于治疗下腹痛、生殖器痛、下肢内侧疼痛。 1975年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在一次国际疼痛会议上首次报告了“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参与针麻镇痛”的研究结果。1997年11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主持召开的针灸听证会上,韩济生教授作了《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原理》的报告。会议认为针刺镇痛是有科学根据的,从而使针刺方法在美国主流医学占有了一席之地。 (一)颈椎病 四 常见痛症的针灸治疗举隅 主穴:颈夹脊、风池、肩井、肩髃、曲池、外关、后溪。 配穴:神经根型配天宗、肩髎、曲泽、合谷; 椎动脉型配百会、印堂、太阳、内关、三阴交; 脊髓型配臑俞、支沟、环跳、足三里; 交感神经型配内关、神门、太冲、三阴交。 每次选5-8穴,采用平补平泻法,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3天, 共治疗2个疗程。 (一)颈椎病 四 常见痛症的针灸治疗举隅 除以上毫针刺法以外,还可采用以下疗法: (1)温针灸法 在上述穴位施温针灸,适用于中医辨证为寒湿型、瘀滞型患者。取局部2-4穴施温针灸。疗程同毫针刺法。 (2)刺络拔罐 在病变颈椎两侧用三棱针或采血针散刺,也可以用皮肤针重叩出血后拔火罐,留5-10分钟,隔3天施术一次,连续治疗3-5次。 (一)颈椎病 四 常见痛症的针灸治疗举隅 (3)穴位注射 取穴:相应颈椎夹脊穴或风池、天柱、定喘、肩井、肩髃、肩髎、曲池、外关等穴。 操作:选用复方当归注射液、威灵仙注射液、风湿宁注射液、红茴香注射液(任选1-2种)2-4ml,每次选穴2-4个,局部常规消毒,进针得气后,每穴注入0.5-1ml。隔日注射1次,连续治疗10-20次。 (一)颈椎病 四 常见痛症的针灸治疗举隅 (4)电针 取穴:病变颈椎夹脊穴、风池、颈部阿是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 操作:将穴位分为2组,每次取3-4穴。用0.30×40mm毫针直刺或斜刺, 针刺得气后接电针仪(G6805或其升级产品),选密波(连续波之高频),电流强度以病人耐度为度,3-5天后疼痛减轻,则选疏密波。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每次通电20min,10次为一疗程,休息3-5天后进行第2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 (一)颈椎病 四 常见痛症的针灸治疗举隅 (5)耳针 取穴:颈椎、枕、皮质下、交感、神门、肝、肾、胆、膀胱。 操作: ①毫针法:每次选一侧耳穴针刺,碘伏或铬合碘消毒,用短毫针刺入1-3mm,深度以毫针稳定不摇晃、不穿透对侧皮肤为度。出现胀痛感后留针20min,双侧耳穴交替选用,每日或隔日针刺一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2-3天后进行第2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②压丸法:每次选一侧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每天按压4-6次,每次按压1-2分钟,隔3天换贴对侧耳穴,一般贴压10次。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 四 常见痛症的针灸治疗举隅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椎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脊髓等组织所引起的腰腿痛,常伴有坐骨神经痛。病变多发生在4、5腰椎或腰5骶1,局部腰椎棘突间或棘旁肌肉有局限性深压痛,并向患侧下肢放射,沿患侧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足背外侧疼痛,腹压增高时疼痛加重。 本病属于中医“腰痛”、“痹证”范围,治疗原则为通经活络止痛,取穴以局部穴、足少阳、足太阳经穴为主。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 四 常见痛症的针灸治疗举隅 主穴:局部夹脊穴、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次髎、环跳、秩边、殷门、风市、委中、阳陵泉、足临泣 。 配穴:足少阳型(以下肢外侧疼痛为主)配居髎、外丘、绝骨、 丘墟 ; 足太阳型(以下肢后侧疼痛为主)配承扶、承山 昆仑 束骨。 操作:毫针刺法,施平补平泻手法,或龙虎交战针法。 环跳、 殷门、委中、阳陵泉以出现下肢放射感为佳。 疗程:每次选5-8穴,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 ,疗程间休息2-3天,共治疗2-3个疗程。 调护:本病宜早治,急性期应卧硬板床,避免劳累、受寒、可配牵引或推拿。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 四 常见痛症的针灸治疗举隅 除以上毫针刺法外,还可以采用以下疗法: (1)温针灸法 在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