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贝类的外部形态.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贝类的外部形态

第二章 贝类的外部形态 一、瓣鳃纲的外部形态 二、腹足纲的外部形态 三、头足纲的外部形态 一、瓣鳃纲的外部形态 1.贝壳 2.外套膜 3.足部 1.贝壳 有两片贝壳—双壳类 左右相称,左右不相称 两侧相等,两侧不等 壳顶:贝壳背面突出的小区(胚壳) 小月面:壳顶前方的小凹陷 楯面:壳顶后方与小月面的相对一面 壳耳:在扇贝、珍珠贝等,壳顶的前、后方具壳耳,前端称为“前耳”,后端称为“后耳”。虾夷扇贝、企鹅珍珠贝的吊耳养殖是贝农广为采用的养殖方式。 吊耳养殖 打孔扇贝规格:5~7㎝ 打孔位置:前耳 孔径2㎜,用尼龙绞丝绳拴到吊绳上 间距15㎝ 吊绳长3~10米 半成贝回收 尼龙穿针(吊耳针) 虾夷扇贝吊耳养殖 生长线:壳表面以 壳顶为中心的环形线 放射肋:从壳顶向 腹缘伸出的放射状 条纹 铰合部:两壳的衔接部分。一般有齿,有的没齿,原始种齿多(1或2列),演化种齿少且异形,分为主、侧齿。 壳内柱:海笋及船蛆在贝壳内面壳顶的下方有1个棒状物 韧带:壳顶后方,铰合部背面有一呈黑色具弹性的几丁质韧带(外韧带),有些种类具有内韧带,起开壳的作用。 外套痕:外套膜环走肌的痕迹 外套窦:水管肌的痕迹,是外套痕末端向内弯入的部分。 闭壳肌痕:闭壳肌的痕迹。前伸、缩足痕多在前闭壳肌痕的附近;后伸缩足肌痕多在后闭壳肌痕的背侧。 瓣鳃纲贝壳方位的辨别,首先确定前后方位,而后再辨别左右和背腹。 (1)辨别前后方位时可观察: a 壳顶尖端所向的通常为前方; b 由壳顶至贝壳两侧距离短的一端通常为前端; c 有外韧带的一端为后端; d 有外套窦的一端为后端; e 具一个闭壳肌的种类,闭壳肌痕所在的一侧为后端。 (2)辨别贝壳的左、右和背、腹方位: 贝壳的前、后方向确定后,以手执贝壳,使壳顶向上,壳前端向前,壳后端向观察者,则左边为左壳,右边的贝壳为右壳,壳顶所在面为背方,相对面为腹方。 贝壳的测量标准: 壳高:由壳顶至腹缘的距离 壳长:由前端至后端的距离 壳宽:左右两壳面间最大的距离 双壳类贝壳构造 5)水管板:在水管基部有两个左右连接成管形的板。 船蛆的副壳为石灰质管及水管自由端左右两侧的2个石灰质片——铠(P31)。 (2)副壳与贝壳互相愈合而连成一个壳。如筒蛎(P229),它的双壳附着在石灰质管(副壳)上,石灰质管大,呈筒状,其顶端的帽状部由许多细管组成,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2.外套膜 位于左右贝壳内面,是身体两侧包蔽内脏囊的薄膜,背缘与内脏囊背面的上皮组织相连。 边缘较厚,背缘和中央部很薄,半透明。 有的种类生殖腺伸入外套膜(贻贝,不等蛤)。 有的外套膜内面有腺体(胡桃蛤有鳃下腺)。 (1)外套膜边缘 一般游离边缘分为三层 1)外层:生壳突起,分泌贝壳的角质层 2)中层:感觉突起,司感觉作用(有触手、感觉细胞、外套眼等) 3)内层:缘膜突起,调节水流 (2)外套膜的形状 背缘愈着,前、后、腹缘愈着形式因种类而不同可分为4种类型: 1)简单型:左右外套膜除在背缘愈着外,在外套膜的前、后、腹缘完全是游离的,无愈着点(胡桃蛤、不等蛤、蚶、扇贝等) 2)二孔型:在外套膜的背后方有一愈着点,形成肛门孔和鳃足孔(珠母贝、牡蛎、贻贝等) 3)三孔型:外套膜边缘有两点愈着,即在第一愈着点的略近腹侧处,形成第二愈着点,形成肛门孔和鳃孔和足孔(帘蛤、蛤蜊、砗磲) 4)四孔型:外套膜边缘有三点愈着,形成肛门孔、鳃孔、足孔和腹孔(竹蛏、筒蛎等)。腹孔作用,是当进出水管缩入体内时,作为水流进出的孔道,如筒蛎 双壳类外套膜形式 水管 外套膜后端的两孔,即肛门孔和鳃孔,有时延伸成为管状伸出壳外,称为“水管”。 (1)出水管 由肛门孔引伸者为肛门水管或出水管 (2)入水管 由鳃孔引伸者为鳃水管或入水管 (3)外套膜中的肌肉 外套膜肌肉有4种 1)环走肌(外套膜环肌):为沿着外套膜边缘而环走的肌肉纤维,附着在贝壳内面,起收缩外套膜边缘作用。 2)水管肌:由外套膜环肌后部分化出来,是牵引水管的肌肉纤维。 3)闭壳肌: 由外套膜分化而成,用来连接左右外套膜及左右贝壳的横行肌束 。 a 前、后闭壳肌 前闭壳肌位于口的前方背侧,后闭壳肌位于肛门的前方腹侧,有的种类前闭壳肌特别退化,甚至完全消失,如扇贝、牡蛎等。 b 闭壳作用 横纹肌动作迅速,能快速把贝壳关闭起来;平滑肌运动迟缓,但能使贝壳紧闭。平滑肌的闭合力比横纹肌大。 c 横纹肌和平滑肌的组成比例 与贝类的生活类型和栖息环境有关。 (4)副闭壳肌:有水管的瓣鳃类,外套膜在分隔鳃孔和足孔时,常出现交叉的肌肉束,这种肌肉束自左壳的边缘,斜走到右壳的边缘,形成了副闭壳肌束,如斧蛤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