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港VS上海金融中心谁与争锋
香港金融中心谁与争锋
?
杨婕(Joy Yang)算不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海龟”。在中国的俚语中,通常意义上的海龟用来指代那些海外留学之后回到内地的人士。而身为未来资产证券(Mirae Asset Securities)经济学家的上海姑娘杨婕,只是回到了香港。与许多同代人一样,杨婕现在也看不出自己回到上海有何好处。
这种想法对上海而言是一种打击。如果想跻身一流金融服务业城市之列,上海就需要具备国际经验的人才。
杨婕不回内地的原因与她的同行和金融招聘人员普遍的怨言形成共鸣。杨婕表示:“内地的薪资仍远低于国际水平,个人所得税率太高,特别是与香港相比。”教育和医院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中国政府的抱负是到2020年把上海打造成为一个成熟的全球金融中心。香港专业人士对这个目标感到担忧,他们担心,这将危及他们作为中国大门守护者的地位。
就中国政府推进的、放开中国金融体系的实验而言,??港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实验室。随着香港中国企业股票、中国债券和离岸人民币交易额的不断增长,这个城市的吸引力也在增强,因为它为全球性银行和投资者提供了押注中国的最便捷途径。但是,一个完全开放且极具竞争力的上海,将为贸易和投资背后的大量资金流动提供远比香港更为直接的途径。
中国正努力突破自己所扮演的、强大的出口型制造国的角色,上海与香港一争高下正是这一努力的核心。如果中国不想落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它就需要把金融业提升到远比现在先进的水平,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但这绝非易事。对金融专业人士而言,中国内地眼下仍是一个法律混乱、官僚作风严重的地区。投资者无法便利地转移资金。在岸和离岸人民币都不能自由兑换。大型机构需要经历获得合格投资者地位的曲折过程,才能在中国内地交易。很多外资银行进行了大笔投资,但回报却不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股市表现较为低迷以及国有大型银行首次公开发行(IPO)减少。
在中国建立起一个可靠且更加独立的法律体系之前,企业和投资者仍会对长期涉足中国内地业务以及有可能遭遇腐败感到担忧。
摩根大通(JPMorgan)中国业务首席执行官邵子力表示:“香港的法律体系是其拥有的最优质资产。”
虽然上海可能眼下不会构成威胁,但香港还面临着新加坡的竞争,后者欲与香港争夺亚洲头号金融中心地位。而且,新加坡的部分优势在于专业化。在财富管理、外汇和大宗商品领域,新加坡的表现一直胜香港一筹。
把视角拉近一点,香港还面临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深圳的挑战。深圳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商品和服务贸易中心,也是中国第二个股票交易所所在地。
不过,眼下中国对香港的全球性角色还是持支持态度的。中国近期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旨在支持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地位,推动香港股票交易所和沪深交易所之间的合作。恰逢此时,亲北京的梁振英(Leung Chun-ying)成为新一届香港特首。
其中最重要的举措是广东前海特区的设立。前海位于深圳西部,毗邻香港。此举将使得离岸人民币能够更自由地流入,并使得香港的银行能够直接贷款给中国企业。
在另外一个表明人民币将如何回流入内地的例子里,中国私人股本公司弘毅投资(Hony Capital)表示,该公司将利用前海特区,将在海外筹集的资金直接投资于内地。
这将令香港与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更紧密的联系。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增速仍远快于多数发达国家。
尽管很多香港老百姓对与内地形成更紧密联系感到担忧,但企业界和金融界精英却将其视为香港的优势所在。前港交所(HKEx)主席、现在多家公司担任董事的夏佳理(Ronald Arculli)表示,银行业、证券业和私人股本业的中国内地机构已具备重要的影响力。他说:“香港与内地既互为补充,也相互竞争。这确实是一个大熔炉,香港正因此变得更富有、更美好。”
香港商界很多重要人物并不把内地城市视为香港近期内面临的威胁。除了充当一条通向更广阔经济腹地的通道,国际金融中心还提供了一个场所,在这里,总部位于其他地区的银行能够撮合总部也位于其他地区的企业和机构之间的交易。这意味着,国际金融中心既可赢得外商对本地市场的大规模投资,也可拉外资企业在本地市场上市。香港和新加坡是亚洲仅有的拥有这种能力的城市。很多金融专业人士表示,上海和深圳距离这个目标还很遥远。
香港仍是亚洲地区能够吸引到优质公司前来上市的主要城市。近年来,普拉达(Prada)、欧舒丹(L’Occitane)和新秀丽(Samsonite)都选择在香港进行IPO,而放弃了在米兰、巴黎、伦敦、纽约或新加坡的上市机会。再加上中国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热潮的推动,2009年至2011年间,香港市场的新股发行融资规模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
银行家们指出,虽然汽车赛事运营商一级方程式集团(Formula One Group)计划赴新加坡上市而未选择香港,但这主要是由于该公司在新加坡经营一场赛事。
大规模新股上市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