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的染色体作图及系统进化研究-海洋生物学专业论文.docx

扇贝的染色体作图及系统进化研究-海洋生物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扇贝的染色体作图及系统进化研究-海洋生物学专业论文

扇贝的染色体作图及系统进化分析摘要1.栉孔扇贝染色体识别技术的建立本研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技术,通过开发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首次实现了栉孔扇贝所有染色体的识别,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栉孔扇贝的染色体图谱,首次对栉孔扇贝微卫星遗传连锁图谱和染色体图谱进行了初步整合。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三维两步PCR筛选系统,选取分布于栉孔扇贝微卫星遗传连锁图谱19个连锁群上的42个微卫星标记对本实验室构建的栉孔扇贝BAC文库进行克隆筛选,应用FISH技术对筛选到的阳性克隆进行染色体定位,最终成功实现32个含有微卫星标记BAC克隆的定位。其中30个标记克隆可在染色体上产生稳定、单一的荧光信号,另外2个克隆的定位信号出现在多条染色体上。30个具有单一染色体定位的标记在连锁群上的分布为:12个连锁群上分别被成功定位2个标记;6个连锁群上分别被成功定位1个标记。对位于同一连锁群的标记采用双色FISH技术进行共杂交检验及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位于同一连锁群且被定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标记有16个,分别位于8个连锁群上;位于同一连锁群但被定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标记有8个,分别位于4个连锁群上。通过对位于不同连锁群上标记间的共杂交,结果表明:较小的连锁群LG16和LG18可以分别与较大的连锁群LG6和LG8整合到一起。(2)应用FISH技术,从96个BAC克隆和27个fosmid克隆中筛选获得可产生染色体单一信号位点的克隆标记69个。凭借多重双色FISH,从中筛选出15个具有无/低背景的克隆标记,构建了一套可用于区分所有形态相似的亚中部和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的染色体特异标记。在所有染色体被识别的基础上,通过FISH共杂交及核型分析技术,构建了一张包含70个标记且覆盖19条染色体的栉孔扇贝染色体定位模式图。该图谱包含58个BAC克隆,11个fosmid克隆以及1个5SrRNA基因序列。其中58个BAC克隆中包括30个含有SSR标记信息,2个含有基因相关信息,和26个随机筛选克隆;11个fosmid克隆中包括7个含有重复序列信息和4个含有不同基因序列信息的克隆。栉孔扇贝每条染色体上的特异位点标记数目从1个到8个不等,平均为3.7个。该图谱将会在栉孔扇贝全基因组序列拼接,图位克隆,QTL定位等多个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重复序列在几种扇贝染色体上的比较定位分析(1)C0t-1DNA的比较定位:将来自栉孔扇贝的C0t-1DNA通过FISH技术分别杂交到栉孔扇贝,虾夷扇贝以及海湾扇贝的中期分裂相染色体上,结果显示:C0t-1DNA在三种扇贝的所有染色体上均有分布,但信号的分布密度和强度有明显差异。在栉孔扇贝绝大多数染色体的着丝粒,近着丝粒,以及近端粒位置丛生有密集且非常明亮的荧光信号。在虾夷扇贝中,仅在少数染色体的着丝粒及靠近着丝粒的长臂区域观察到有较强的丛生明亮信号。而在海湾扇贝中,几乎没有这种密集明亮信号的分布。这种全基因组范围重复序列的比较定位分析表明,相比栉孔扇贝与海湾扇贝,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的重复DNA序列具有相对更高的同源性,该两种扇贝可能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另外,由于C0t-1DNA在栉孔扇贝的同源染色体上呈现出相似的荧光信号带型,而在非同源染色体上表现较明显的差异,据此我们对栉孔扇贝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核型分析。(2)重复序列-rDNA的染色体定位:对华贵栉孔扇贝和紫扇贝的核糖体基因进行染色体的FISH定位,结果显示:在华贵栉孔扇贝中,18S-28SrDNA具有一个信号位点,位于最大的1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5SrDNA产生两个信号位点,分别位于两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的长臂中间和长臂端部位置。在紫扇贝中,18S-28SrDNA拥有多个信号位点,分别位于6~7对亚端部或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上;5SrDNA具有两个信号位点,它们位于同一对端部(或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长臂中间的邻近位置。对两种rDNA的共杂交结果显示:两种扇贝的18S-28SrDNA和5SrDNA均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结合华贵栉孔扇贝的核型及其18S-28SrDNA的定位结果,推测该扇贝染色体可能在进化过程中发生过罗伯逊融合。而紫扇贝多个18S-28SrDNA位点的产生则可能是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非相互易位。两种扇贝的两种rDNA均不在相同的染色体上,说明在进化过程中载有核糖体DNA的染色体可能发生过断裂或(和)易位。3.扇贝科多个物种的分子系统进化分析通过克隆测序获得了7个扇贝物种(海湾扇贝、紫扇贝、平濑掌扇贝、褶纹肋扇贝、新加坡掌扇贝、大西洋深水扇贝、太平洋花扇贝)的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序列分析表明,7种扇贝的ITS区域总长从685bp(大西洋深水扇贝)到732bp(太平洋花扇贝)不等,GC含量从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