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杂鸡的主要饲养管理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杂鸡的主要饲养管理技术

土杂鸡的主要饲养管理技术/Webpub/511600/100714000013/ConTP110519000302.shtml 作者: 来源:中国禽病网 点击数:129 更新时间:2011-4-1 09:49:10 复制链接 导读:饲养管理:土杂鸡饲养管理基本与其他鸡相同,主要的技术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育雏:育雏的成败主要看成活率,着重抓住以下几点: 【温度】 雏鸡出壳买回后,第一周的温度应控制在34—35以内,从第二周起,每周降低2,直到第六周脱温为止。保温的方法视鸡 土杂鸡的主要饲养管理技术 饲养管理:土杂鸡饲养管理基本与其他鸡相同,主要的技术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育雏:育雏的成败主要看成活率,着重抓住以下几点: 【温度】 雏鸡出壳买回后,第一周的温度应控制在34—35以内,从第二周起,每周降低2,直到第六周脱温为止。保温的方法视鸡的多少而定,鸡少可用纸箱和灯泡,即将雏鸡放在箱内,挂上一个60W左右的灯泡,同时放上水瓶、食槽;鸡多可用育雏室,室内用煤炉等加温,但煤烟应用铁管排出室外。为保证温度的准确性,除观察雏鸡的状态外,室内应挂温度计,同时勤除粪便。 【光照】 育雏第一周要求24小时光照,以保证雏鸡昼夜都能采食和饮水,促进生长发育,以后每周减少2小时,直到夜间不开灯。光照和保温可以结合起来进行,纸箱育雏,如温度不够,可加开水在容器内用布包起来,置于箱内加热。 【饲养密度】 1- 14日龄,50-60只/平方米,15-21日龄35-40只/平方米,21-44日龄25只/平方米,60日龄以后12只/平方米。脱温后的小鸡可笼养、平养或放牧养,只要密度不超过上述标准均可。 【喂养与饮水】 雏鸡出壳24小时后即可饮水喂食,将育雏料放在料桶内让其自由采食,同时在水杯内放入清水。育雏头20天饮用冷开水,以后可饮用井水或自来水,由于雏鸡采食量少,新陈代谢旺盛,为防止营养不良,头10天内必须在水中加入8-10%浓度的葡萄糖和水溶性多种维生素。    【脱温后的饲养】 雏鸡育至40日龄,即可不再加温,但温度不可变化太大,冬季及下雨、大风天气,室温仍应保持在15以上,光照为自然光,饲养方法有以下几种:1笼养:将脱温后的小鸡转至成鸡笼内饲养,其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空间,鸡不接触粪便,发病少,同时便于抓鸡,减轻饲养员的劳动强度;缺点是饲养时间较长的鸡群,应激反应较大,鸡的胸部和腿部容易出现病变。2平养:平养又可分为网上平养和地上平养,网上平养同于笼养,但鸡的活动量大,不易发病,当然成本较高;地上平养成就是在水泥地上垫上麦草、谷壳、菜籽壳等到垫料,将小鸡放在上面饲养,其好处是节约成本,鸡的胸部和腿部不易发生病变,由于土杂鸡活动量大,垫料也不需要更换,不足之处是小鸡直接排粪在垫料上,容易诱发一些疾。3放养:即早上将鸡放到室外,让其接受阳光照射,接触土壤,同时可找食一些矿物质饲料和昆虫,中午和晚上将鸡赶回舍内补喂饲料,这种方法好处是让鸡回归自然,鸡的肉质特好,售价高,不足之处是需要的场地较大,所以饲养规模有限,此方法适合农户少量散养。 【加强管理】 1注意鸡舍通风。鸡舍通风条件好,特别是夏天,一定要创造条件使鸡舍有对流风;即使在冬季也要适当进行换气,以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换气好的鸡舍,人进入后感觉不闷气、不刺眼、不刺鼻。 2保持适当密度,如果密度不合理,即使其它饲养管理工作都好,也难以培育出高产鸡群。育成期在平面饲养的情况下,每平方米的合适密度为:7-12周龄,8-10只;13-16周龄,8-6只;17-20周龄,6-4只。减少应激反应。日常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尽量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抓鸡时动作不可粗暴;接种疫苗时要慎重;不要穿着特殊衣服突然出现在鸡舍,以防炸群,影响鸡群正常生长发育。   【鸡病防治】   1、鸡新城疫:俗称鸡瘟,一年四季都能发生,发病急、来势猛、传播快、死亡率高。根据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和四季发病、病鸡呼吸困难并有带“咕噜”声及病鸡运动失调等症状可怀疑本病。防治:以疫苗免疫为主要方法,肉鸡10-15天用系苗滴鼻接种,35日用系苗饮水免疫,也可3日龄用新支二联苗滴鼻,10日龄用克隆苗饮水,30日龄重复一次。土鸡3日龄用新支二联苗滴鼻,10日龄用单克隆苗饮水免疫,30日另重复一次,60日龄用系注射免疫。在搞好免疫的同时,还要加强消毒工作,如发现病鸡应迅速隔离,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及时消毒,以确保治疗效果。   2、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该病鸡、鸭、鹅等能够相互感染,且一年四季都能发病,以春秋季节为多见。防治:60天用禽霍乱菌苗注射免疫,多种抗菌素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3、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本病对养鸡业可造成严重危害。防治:1-7日龄鸡苗用传染性法氏囊弱毒苗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