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镇养老金收支均衡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城镇养老金收支均衡研究
辽宁大学《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课题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等状况,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遇到了基金筹集和给付的压力。面对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如何保证为老年人口提供有保障的养老保险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课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人口老龄化进程及其对养老金收支均衡的影响。
一、人口老龄化与制度赡养比上升
根据辽宁大学人口所课题组的预测,从2001年到2050年,中国的老年抚养比将从8.9%上升到40.83%;少儿抚养比将从23.61%上升到33.38%;总抚养比将从32.51%上升到74.21%;制度赡养比将从19.13%上升到75.7%;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从6.71%上升到23.44%(。2001-2050年养老金收支均衡状况(表1)。
表1 统账模式养老金收支均衡预测
年份 缴费人数
(万人) 退休人数
(万人) 制度赡养率(%) 平均工资
(元) 养老金需求
(亿元) 养老金收入
(亿元) 养老金缺口
(亿元) 2001 28490.46 5449.80 19.13 10793.91 3814.93 8438.44 4623.51 2005 30709.20 6587.83 21.45 12148.64 5015.29 10237.18 5221.89 2010 32298.01 8619.30 26.69 14083.59 7264.21 12481.69 5217.48 2015 32808.93 11017.12 33.58 16326.75 10184.91 14698.60 4513.69 2020 32629.77 13888.75 42.56 18927.18 14098.98 16946.66 2847.68 2025 33021.42 17395.53 52.68 21941.80 19618.79 19881.64 262.85 2026 33039.87 18093.32 54.76 22600.05 20845.50 20489.52 -355.98 2030 33139.39 20809.38 62.79 25436.55 26118.08 23130.60 -2987.48 2035 33618.71 23269.82 69.22 29487.94 32311.55 27202.55 -5109.00 2040 33974.81 24984.90 73.54 34184.61 38176.28 31869.24 -6307.04 2045 34442.45 26071.43 75.70 39629.32 43609.43 37453.70 -6155.73 2050 35540.08 26086.82 73.40 45941.24 47156.95 44802.81 -2354.14 [1] 人口数据来源于辽宁大学人口所预测, 采用People/SPSS软件处理。
[2] 退休年龄男=60, 女=55, 就业年龄=20。
[3] 中长期年均工资增长率为3%。
[4] 社会统筹缴费率为20%, 个人账户缴费率为8%, 征缴率为100%, 管理成本系数为2%。
[5] 根据辽宁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方案, 实行PAYG+FF的PF模式,养老金替代率从2001年的75%开始每年下调1%, 至60%为止。养老金增长调整系数为50%。
根据表1的测算结果,在2025年以前,制度本身仍然存在基金积累,总量为10.12万亿元;从2026年开始出现年度赤字,累计债务为10.96万亿元。如果用2001-2025年的基金积累弥补2026年开始出现的年度赤字,大约2048年开始收不抵支。因此,2001-2050年净债务总量为0.84万亿元,占2050年GDP的比重为0.93%,年均负债约为168亿元。从图2中可以看出,养老金收支缺口到2040年达到峰值,为6300亿元,以后各年出现减缓趋势。
2、养老金需求-供给与GDP的关系
图2表示了2001-2050年养老金需求、供给以及缺口与GDP的关系。养老金需求占GDP的比重呈浅抛物线状变化趋势,在2035年左右达到峰值,以后的年份开始下降。这表明2035年左右中国人口老龄化危机加重,养老金收支均衡面临极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养老金供给占GDP的比重却呈下降的趋势。从2026年开始,养老金年收支将出现缺口,养老金缺口占GDP的比重将逐年缩小,预计2050年以后养老金供求将重新出现年度平衡。
三、社会统筹养老金收支均衡分析
在统账结合的部分基金制模式中,个人账户养老金属于缴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