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O4的研究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0.05Mn1.95O4的研究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能源危机以及环境问题已经备受人们关注。对世界各国的能源开发和科研方向起着关键影响,同时也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力。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二次电池的比功率,比容量,轻型化和小型化以及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传统的二次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铅酸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2-5]因为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功率密度高,自放电率低,循环寿命长,操作范围广,无污染,无记忆效应,环境友好,安全性能好的优点,广泛用作电动汽车,,便携式计算机,移动电话,照相机,摄像机等的电源,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内容[6]。
2锂离子电池概述
2.1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20世纪60、70年代石油危机的发生,使锂原电池得到发展并迅速商品化。当时主要集中于以金属锂和锂的合金为负极的锂二次电池体系。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由于锂原电池的优点,人们开始致力于研究锂二次电池。但是在锂充电时由于锂电极表面的不均匀会发生枝晶现象,当枝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循环性能严重恶化,甚至发生爆炸,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从80年代开始,人们一直致力于开发新电极材料的研究[7]。其中,新型负极材料碳特点是价格低廉、来源丰富、比能量适中、安全。经过几年的努力,一种采用碳而不是金属锂作负极的锂离子蓄电池终于研制成功。1980年,Goodenough等[8]发现以LiCoO2为典型代表的层状结构材料可以进行可逆的充放电。1985 年人们发现可嵌锂的碳材料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1991 年以石墨结构的碳材料为负极,以 LiCoO2为正极的锂离子电池诞生并实现商业化[9]。近年来,尖晶石型LiMn2O4、橄榄石型LiFePO4等电极材料先后被发现,这些电极材料具有价格低廉、原材料丰富、环境友好等优点,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日本松下、三洋、索尼和我国比亚迪是全球锂离子电池的四大供应商,而韩国三星和LG也在大力追赶,出现了扩大投资和增加生产的趋势,锂离子电池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2锂离子电池的组成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等部件构成。目前主要的正极材料为LiCoO2、LiMn2O4和 LiFePO4,将正极材料和粘结剂混合均匀,然后涂覆在集流体上,烘干制成正极。负极材料一般为石墨或其他无定型碳材料以及钦钛酸锂等,然后涂覆在集流体上,烘干制成负极。隔膜是一种离子导电和电子绝缘的高分子材料,通常采用经过处理的微孔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或二者的复合膜[10,11],阻止正负极短路。通常采用的电解液是由LiPF6,LiBF4和LiClO4等锂盐电解质和有机溶剂组成。有机溶剂主要由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稀酯等组成的混合溶液降[12-14]。
2.3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充电时,正极中的锂离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经过电解液向能量较高的负极迁移,然后锂离子和电子在负极上复合成锂原子。这样,锶原子就嵌入负极。放电时,嵌入到负极中的锂原子向负极表面移动,并在负极表面电离成锂离子和电子,锂离子由电解质流向正极,电子通过负载流流向正极,两者在正极表面复合成锂原子,并插入到正极中去。在该电池中,锂是以离子形式嵌入和脱嵌,所以被称为锂离子二次电池。另外,由于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实际上是锂离子在二电极之间来回嵌入/脱嵌的过程,所以又被形象的称为“摇椅电池”(ROCKING CHAIRBATllARYS)[15]。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正负电极反应如下:
充电:电池正极反应:LiMO→Li1-xMO+xLi++xe
电池负极反应:C6+xLi++xe→LixC6
放电:电池正极反应:Li1-XMO+xLi++xe→LiMO
电池负极反应:LixC6→C6+xLi++xe
上述反应式中M表示金属离子。
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目前,已被广泛研究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层状 LiMO2(M=Co、Ni、Mn)、橄榄石型 LiFePO4、尖晶石型 LiMn2O4等,上述材料各有其优缺点。
3.1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LiMO2(M=Co、Ni、Mn)
层状氧化物主要是LiMO2(M=Co、Ni、Mn)及其改性衍生物,具有NaFeO2岩盐结构,空间群为R3m。在层状岩盐 LiMO2结构中,氧离子作立方密堆积,锂离子和过渡金属离子交替占据氧的八面体间隙位置,锂和过渡金属离子层被氧离子层分开,在(111)晶面方向呈层状排列。锂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可以在MO2层间进行二维脱/嵌,同时 MO6骨架结构中过渡金属离子通过变换价态,实现电荷补偿,从而保持材料电中性[23]
(1)LiCoO2正极材料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LiCoO2的理论比容量为274 mAh/g,但实际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Y_T 5225-2019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pdf
- 2025年二手奢侈品市场鉴定标准与交易规范市场趋势分析报告.docx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题PPT模板.pptx VIP
- 射频微针治疗知情同意书.docx VIP
- 蒙特梭利教育法应用案例分析.docx VIP
- 土石方及高边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幼儿园责任督学2024年春学期挂牌督导工作总结.docx VIP
- 《新污染物治理技术》-课件 第13章 人工智能与新污染物控制.pptx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新增变化条款考试题库.xls VIP
- 2024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一体化白皮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