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污染河道水体人工复氧技术盘
城市污染河道水体人工复氧技术盘点
原创 2015-12-09 曹欠欠,于鲁冀等 环境工程
城市河道
城市河道介于天然河道和人工渠道之间,两岸和河底用混凝土衬砌,两岸植物以及水中生物机较少,河道普遍较浅,河流顺直,水量小,流速慢。
而城市河道中的溶解氧含量是重要的水质指标之一,当水中溶解氧浓度较低时,水中有机污染物得不到充分的降解而通过厌氧菌的分解引起腐败现象,产生甲烷、硫化氢、硫醇和氨等恶臭气体,使水体变质发臭;此外,除厌氧微生物外,溶解氧是所有水生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一般当水中溶解氧含量在5-7mg/L之间时,鱼虾可以正常生长繁殖,而当溶解氧含量低于2mg/L时,一般鱼类停止进食,当溶解氧含量低于1.3mg/L时,虾将窒息死亡。
因此,如何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就成为城市河道治理的关键所在,本文就目前城市河道水体复氧技术的原理、方法及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1
人工曝气复氧技术
河道人工曝气复氧的净化机理是:采用人工的方法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或纯氧,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浓度,抑制厌氧菌和藻类的繁殖,去除水体黑臭现象,同时增加好氧菌的繁殖速度,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人工曝气增氧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氧气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溶解度一般处于稳定状况,溶解速率受氧亏、水-气的接触面积和方式及水的运动状况3个因素的影响。
人工曝气复氧技术的效果与水温、水深、流速、曝气机充气量、曝气方式、曝气机安装位置、水力停留时间、外来污染水质等有直接关系。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人工曝气技术主要有四种:
鼓风机-微孔布气管曝气系统;
叶轮吸气推流式曝气系统;
水下射流曝气系统;
纯氧增氧系统。
1.1微孔曝气
微孔曝气1915年最早出现在英国,具有分布均匀、通气量大、充气能力大、微孔不堵塞、使用寿命长、氧利用率高、动力效率高等优点[20]。我国在借鉴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发的几种微孔曝气器充氧效率达15%-25%,比大中气泡型曝气器节能50%[21]。刘春等研究结果表明微孔曝气可获得较高的气含率和气泡停留时间,氧总体积传质系数明显高于传统气泡曝气[22]。盛义平等指出衡量鼓风曝气装置性能的2个指标是氧利用率和动力效率,恰当地选取曝气器的浸没水深和所产生气泡直径的组合,既可使氧利用率高,又可使动力消耗少[23]。李尔建立了微孔曝气最优气泡群理论模型,试验结果显示曝气池内存在着有效能耗总利用率最高的高效曝气气泡分布段,通过控制曝气系统工况,可实现“低气量、高效能”的优化运行[12]。
1.2 叶轮吸气推流式曝气系统
叶轮吸气推流式曝气系统有复叶推流式曝气器与轴向流液下曝气器两种形式,在湖泊和河道的曝气充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998年韩国水萦江(suyong)和1990年北京清河分别使用叶轮吸气式曝气充氧装置,结果表明叶轮吸气推流式曝气方式能有效的改善区域内水体水质,增加溶氧水平,水体透明度和臭味明显改善,COD显著降低 。
1.3 水下射流曝气
水下射流曝气是通过水泵将水吸入,在水体高速流动条件下经出水管道水射器将空气吸入,气水混合液经水力混合切割后进入水体,形成湍流,从而达到复氧的目的。Baylar等人列举了文丘里管、圆形喉管等水射流类型,提出水射流的复氧效率与水流的喷射形状、气泡的侵入深度等因素有关。Kerr等人指出对于平原缺氧性河流,需要利用水泵提升水位,因此水射流复氧需要较高的经济成本[27]。
1.4 纯氧曝气
纯氧曝气法早在19世纪60年代由西方国家在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其机理与空气曝气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纯氧是向水中充入纯氧,复氧效率高于空气曝气;纯氧曝气包括纯氧-微孔管曝气系统和纯氧-混流增氧系统两种形式。上世纪80年代纯氧设备分别在德国Enscher河和泰晤士河上得到应用,实验数据表明,纯氧增氧设备使河流缺氧段溶解氧含量升高了6.8%。
由此可知,各类人工曝气被广泛的应用于世界各地的河道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不同类型曝气方式在复氧效果和经济成本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别,微孔曝气及纯氧曝气的复氧效果优于其他类型,王臻指出在同一供氧量下鼓风曝气较射流曝气年运行成本低2.14倍,工程投资高1.16倍;鼓风曝气较叶轮吸气推流式年运行成本1.31倍,工程投资低1.06倍。此外,人工曝气复氧可以达到消除黑臭减轻污染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河道人工曝气复氧技术不能彻底切断污染源,且存在高能耗及运行管理不便等问题,难以保证其持续运行,纯氧曝气因其高昂的制氧费用也未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2
水力跌水复氧技术
跌水复氧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水体或水流表面由高处向低处自由下落的过程中充分的与大气接触,部分大气中的氧溶入水流中,形成溶解氧;二是在水滴或水流以一定的速度进入受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