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经济发展.pptVIP

战后经济发展.ppt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战后经济发展

* 戰 後 經 濟 的 發 展 50年代多功能椅條 黃昏時是小孩子的書桌 民國36年 物價飆漲 【戰後初期】 民國42年 台中 「耕者有其田」落實大會 ▲ 農民貸款說明會 ▲ 佃農 地主 工商業者 擁有土地 沒落 大 部 分 小 部 分 土地改革後的社會階層流動 美援 物資援助 計畫型援助 購買整廠設備或機器 技術協助 從美國進口小麥、玉米、黃豆、 牛油等,然後再加工,讓民間設立 「進口替代民生必需品工業」。 駐台的美軍顧問團 首批美援物資於1951年運抵基隆港。 美援時期,大量的食品或家用產品送到台灣,嘉惠民眾。 美援麵粉袋 主要是集中在對台灣教育的協助,其中較值得注意的是其對工業技術教育的提升上特別重視。 美援的影響(1950年代) 平抑物價 促進經濟發展 科技轉移 美援成功的例子-王永慶 民國46年,王永慶在美國六十七萬美元的資助下,成立了公司,並將原名「福懋」改為「台灣塑膠工業公司」。王永慶因為擁有較多的股份,被指派為董事長,開始正式生產PVC粉。 事實上,民國43年台塑從接受、建廠到民國46年成立,當時的發展環境就像一片荒蕪的廢耕地,王永慶經常不禁的回憶起當年的情景:「經營事業的客觀條件樣樣困難,面對資金缺乏、技術落後、原料供應不易、市場封閉狹窄、滯銷等許多的頭痛問題,台塑的第一步,是建立在很困頓的基礎上。」 【民國四十年代】 民生工業 限制國外商品進口 農產品、農產品加工 基礎建設 中部橫貫公路(民國45年興建,49年完工) 開發時間:三年九月又十八天。 全長:384公里。 開發人數:六千多名榮民。 當時每日工資:(民國47年)四、五十元。 殉職:212人。(長春祠) 高雄加工出口區 在60年代的高雄加工出口區內,女性從業人員正在製作手工的繡花鞋。 【民國五、六十年代】 除了鄉村的勞力湧向都市之外,也出現「客廳即工場」的景象。許多小工廠,接下訂單,卻又人手不足,於是將一些加工性質的工作給附近的家庭主婦,讓她們將工作帶回自己家中做。所以60年代的台灣社會,出現「客廳兼工場」的景觀。變成全島皆工廠到處是工人的現象。 「客廳即工廠」的景象。 *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