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课堂设“手机暂存箱”8成同学自愿交出手机
大学课堂设“手机暂存箱”8成同学自愿交出手机
“这是我们班的法宝,上课和早晚自习期间手机都放入手机暂存箱”。近日,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一班级学生在学习期间志愿将手机存入“手机暂存箱”,实施后得到该校近8成学生支持。专家对此表示支持,并认为“值得推广”。
近8成同学自愿交出手机
“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救”,“手机暂存箱”活动的发起人之一,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2012级工商管理专业1252班的班长戴芷婼告诉记者。据戴同学介绍,现大二在读的她,经历一年的大学生活后,感觉同学之间的关系都因为各自的网络社交圈淡化了,“上课、班集体活动时大家都玩手机,不怎么和其他同学交流”,而她自己也是一个手机轻度依赖者。
近日,学校开始学风建设月,作为班委的她在接到整顿学风通知时,便产生在学习时间内将手机“隔绝”的想法,这也得到该专业另一班级1253班班委的支持。
于是,在10月21日,两个班第一次在合上的经济法课上针对94名同学发起第一次手机暂存箱活动,在上课前10分钟,班委将准备好的储物箱放至讲台,让同学们自愿将手机放入其中,那次有30多个同学将自己的手机放入暂存箱中。班委收集完之后,将暂存箱放在空位上,由全班同学看管。
自此之后,周一至周五,两班在各自班级早晚自习及上课时段进行“手机暂存”活动。
效果挺好现在习惯了
“效果还是挺好的”。该专业经济法老师祝贺告诉记者,虽然该校与通讯公司合作,在上课期间教学区内屏蔽手机网络信号,但是收效并不明显。而设置手机暂存箱后的第一节课上,祝老师发现交手机的不仅仅是平时坐在前排愿意听课的,一些平时坐在后排不怎么愿意听课的学生也交了手机,并且“听得还挺认真的”。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同学刚开始是“跟风”班委上交手机,一段时间后也就习惯了。1253班孙同学就是其中之一,“刚开始受其他同学影响也交了手机,交完之后心里痒痒的,整天想着什么时候下课,手机万一收到短信没看到”,但经过一两节课也就习惯了,并且慢慢地无“事”可做就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了。
“现在每次上课都有30多个同学自愿将手机放在暂存箱内,占班级人数的近8成”,1252班班长马亚丽告诉记者,也因此,将会在学风建设月结束后继续进行该活动。
专家:手机暂存可提倡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胡翼青教授认为,现在,手机成为年轻人接触现实世界的“中间环节”,几乎成为其“精神鸦片”,而设置手机暂存箱的做法值得推广。据胡教授介绍,近年来研究表明,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与其独孤感及对于学校的认同程度相关,一个学生越孤独,对于学校越不认同,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就可能越高。
“课堂纪律是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契约”。胡教授表示,进入学校之后,学生与学校之间就形成一种社会契约,学生应该遵守“不玩手机认真听课”等的课堂纪律。当然,在课堂之外,学生可以享受“上网自由”。见习记者熊伟玲
“這是我們班的法寶,上課和早晚自習期間手機都放入手機暫存箱”。近日,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一班級學生在學習期間志願將手機存入“手機暫存箱”,實施後得到該校近8成學生支持。專傢對此表示支持,並認為“值得推廣”。
近8成同學自願交出手機
“這其實也是一種自救”,“手機暫存箱”活動的發起人之一,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2012級工商管理專業1252班的班長戴芷婼告訴記者。據戴同學介紹,現大二在讀的她,經歷一年的大學生活後,感覺同學之間的關系都因為各自的網絡社交圈淡化瞭,“上課、班集體活動時大傢都玩手機,不怎麼和其他同學交流”,而她自己也是一個手機輕度依賴者。
近日,學校開始學風建設月,作為班委的她在接到整頓學風通知時,便產生在學習時間內將手機“隔絕”的想法,這也得到該專業另一班級1253班班委的支持。
於是,在10月21日,兩個班第一次在合上的經濟法課上針對94名同學發起第一次手機暫存箱活動,在上課前10分鐘,班委將準備好的儲物箱放至講臺,讓同學們自願將手機放入其中,那次有30多個同學將自己的手機放入暫存箱中。班委收集完之後,將暫存箱放在空位上,由全班同學看管。
自此之後,周一至周五,兩班在各自班級早晚自習及上課時段進行“手機暫存”活動。
效果挺好現在習慣瞭
“效果還是挺好的”。該專業經濟法老師祝賀告訴記者,雖然該校與通訊公司合作,在上課期間教學區內屏蔽手機網絡信號,但是收效並不明顯。而設置手機暫存箱後的第一節課上,祝老師發現交手機的不僅僅是平時坐在前排願意聽課的,一些平時坐在後排不怎麼願意聽課的學生也交瞭手機,並且“聽得還挺認真的”。
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少同學剛開始是“跟風”班委上交手機,一段時間後也就習慣瞭。1253班孫同學就是其中之一,“剛開始受其他同學影響也交瞭手機,交完之後心裡癢癢的,整天想著什麼時候下課,手機萬一收到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