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伤后急性应激障碍患者护理干预及体会
6例创伤后急性应激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及体会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由异乎寻常的、剧烈的、对每一个人都可以产生极大痛苦的生活事件或自然灾害引起的延迟发生的心理性精神障碍,由于重大安全事故和交通事故、自然灾害、恐怖事件等呈增长态势。人们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比例也在相应增加,因此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临床资料
1.1患者1,女,52岁。因“颌面部被外物刺伤后致颌面部多处撕裂、缺损伴大量出血”,口腔科拟“失血性休克、颌面部复合伤腹部外伤”收住入院。入院后告病危,经抗休克治疗后在局麻下行颌面部复合伤清创缝合术+颌面部缺损修复成形术后患者诉腹痛剧烈,查体板状腹。急查B超示腹腔积液,急请外科会诊后诊断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诊断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十二指肠破裂、空肠多处破裂、胃挫伤、颌面部复合伤,即行十二指肠破裂修补+空肠部分切除+空肠吻合+胃切开减压术+腹腔引流术。术后第二天患者表现为抑郁情绪,处于木僵退缩状态而拒绝一切治疗和护理。
1.2患者2,男,37岁。因开车不慎翻倒坠落河中致右胸及右侧肢体外伤,伤后急送我院外科经X线及CT检查后拟“右肋骨骨折、右胸壁挫伤、右侧气胸”收住入院,入院后行综合治疗后12小时病人表现为持续性焦虑和警觉水平增高,入睡困难,容易受惊吓。
1.3患者3,女,42岁。因车祸致左侧肢体跌伤伴胸腹疼痛一小时急送我院,经CT检查提示左侧胸腔积气、积液、左肺挫伤、左侧第2、3、4、5、6、7肋骨骨折、左锁骨骨折、左肩胛骨骨折收住入院。我院外科拟:1.休克;2.腹内脏器损伤、破裂、出血;3.左侧气胸;4.左肺损伤;5.左胸多发性肋骨骨折;6.左肩胛骨骨折;7.左锁骨骨折,积极经抗休克治疗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诊断为脾破裂,即行脾切除+腹腔引流术。16小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表现为焦虑、抑郁、不思进食,因突然失去一切自我活动能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有自杀倾向。
1.4患者4,女,54岁。因走路时被行驶的机动车撞伤头、左肩、左胸部致头、左肩、左胸部疼痛、致上肢活动受限,急来我院就诊,经CT、X线检查后拟颅脑损伤、左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左胸多发性肋骨骨折收住入院,第三天患者表现为焦虑,入睡困难。
1.5患者5,女,56岁。过桥时扶栏不慎断裂,从约1.5米高处坠落,致右小腿肿痛、出血、活动受限,急送我院就诊,经X线摄片后拟右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收住入院,入院后第一天表现为表情木然,入睡困难,容易受惊吓。
1.6患者6,男,59岁。骑摩托车不慎滑跌致左膝关节肿痛、出血、活动受限,急送我院就诊,X线摄片后拟左髌骨开放性骨折、左股骨四头肌肌腱断裂收住入院,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及术前准备工作后行清创+左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左股骨四头肌肌腱修补术,术后第二天患者表现为焦虑、抑郁、拒绝配合治疗,对创伤事件的相关刺激存在持续的回避。
病例分析:
以上6个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三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
2临床心理特征
2.1回避。
2.2情感麻木。
2.3持续性焦虑和警觉水平提高。
3危险因素分析3.1个体因素。
3.2疾病因素。
3.3经济因素。
3.4环境因素。
3.5药物因素。
4护理干预
4.1安全护理将患者安置在便于观察的环境中,不能单独居住,其活动控制在工作人员视线范围内。加强不安全因素和危险物品的管理。
4.2生物学层面的护理干预维持营养、水、电解质平衡。改善睡眠,养成按时睡眠的习惯。协助料理个人生活,对反应性木僵患者,要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防止发生合并症。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对于精神症状明显的患者需用药物进行对症处理,为心理治疗打好基础[1]。
4.3心理、社会层面的护理干预脱离应激原,给予恰当的心理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不愉快的感受、协助其识别和接受负性情绪及相关行为。
人际心理疗法,针对患者表现的抑郁、焦虑、恐怖等情绪症状给患者以人际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识别及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人际关系和冲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5结果
6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经过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和恰当的药物辅助治疗等措施,获得完全康复。
6评价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在重大的应激事件作用于个体后留存在心灵深处的负性情绪体验。应激事件的不断闪现、回忆、恶梦,继而出现回避相应刺激,与人疏远,焦虑和警觉性增高等临床表现[2]。面对患者,首先应建立起和谐、良好、融洽的护患关系,在强有力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干预下,恰当地给予药物辅助治疗。本院6例患者均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凌江.精神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4.
[2]郭田容.41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护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