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1心理学第十一章发展心理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031心理学第十一章发展心理学

第十一章 毕生发展;第一节 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心理发展的实质;一、狭义定义: 1、个体:出生→衰老 2、心理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二、心理的发展 1、由低级→到高级 2、由简单→到复杂 三、最重要的阶段 1、个体:出生→青年初期 2、变化最为明显;一、传统的发展观点 二、毕生发展的观点 (一)20世纪七十年代 (二)主要观点 1、心理发展伴随人的一生。 2、具有多维性和多向性 3、是个有序变化的过程 4、存在个体差异和可塑性 5、受多种因素影响 ;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关键年龄(关键期);印度狼孩;动物的印刻; 劳伦兹(Lorenz, K): 动物印刻(imprinting);;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横断研究法;纵向研究法;群体序列研究法;考点(识记);考点(识记);考点(领会);考点(领会);考点(领会);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45.(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答案: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内的特殊矛盾或质的特点。; 全国2007年4月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 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5.简述毕生发展观。 答案: 1、人生的发展,除了身体在生物意义上的发育、成熟外,是伴随人一生的过程。 2、发展具有多维性和多向性, 3、发展由获得和失丧组成,是个有序变化的过程。 4、心理发展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和可塑性,不同的人又不同的形式。 5、心理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个体的发展是年龄阶段、历史阶段和非规范事件等多种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节 儿童期的身心发展;胎儿和新生儿的发展;婴幼儿的身心发展;儿童期认知和语言的发展;婴幼儿的感知觉发展;婴幼儿的语言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周岁左右,儿童将眼前消失的物体仍然视为存在,这就是皮亚杰说的儿童建立了“客体永久性”。 ; 在游戏时,儿童用小木凳当汽车,?用竹竿做 马,木凳和竹竿是符号,汽车和马是符号象征的东 西。儿童已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凭着符号对客观事 物加以象征化。皮亚杰认为???就是思维的发生,同 时意味着儿童的符号系统开始形成。?; 汤姆被一只又大又黑、嗡嗡作响的苍蝇 吵得烦死了。他挥舞双臂,仍无济于事。最 后他试着采取一种新办法,“苍蝇,”汤姆 劝说到,“回你妈妈那儿去吧。”;不守恒性;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依恋行为;性别社会化;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学校教育中的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道德认知;道德认知;道德认知的四个特点;对偶故事法;道德品质发展的阶段;柯尔伯格的研究;柯尔伯格 :“道德两难法” ;柯尔伯格的研究;考点(识记);考点(识记);依恋行为 依恋行为是通过个体与个体的互动关系建立起来的,交往的双方通过相互给予安全、温暖、情感支持而使得双方产生了相互的亲密感的关系。 ;考点(领会);考点(领会);考点(领会);皮亚杰道德品质的发展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 2、权威阶段 3、可逆性阶段 4、公正阶段;考点(领会);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 心理学试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26 .儿童如何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 ? 儿童通过以下途径了解自己的性别: 一、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1分) 二、学校教育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1、教科书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2、教师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3、同伴群体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3分)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1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7.人类依恋行为出现的时间和主要表现,以及动物研究发现的类似依恋的现象。 (1)依恋行为始于婴儿期; (2)主要表现为婴儿与抚养者之间的亲密的情感联系:抚养者出现时婴儿感到安全、温暖,婴儿会依偎抚养者 (3)动物研究发现的类似现象有:小鸭印刻和小猴对绒布妈妈的依恋。;全国2008年10月真题 ;全国2011年1月 高等 教育自学考试;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 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全国2011年1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第三节 青少年心理的发展;青少年时期的身体发展;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人际关系的发展;考点(识记);考点(领会);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7年4月全国自考;第四节成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成年初期;中年期;中年危机;老年期;感知觉退化;身体机能和智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