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伦理中国
伦理中国 差序格局与伦理本位 摘编自: 费孝通《乡土中国》之《差序格局》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之第五章 :《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 》 易中天:《闲话中国人》之《面子》《人情》 差序格局:由“中国人的私”说起 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人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谁也不敢否认这俗语多少是中国人的信条。其实抱有这种态度的并不只是乡下人,就是所谓城里人,何尝不是如此。 公家? 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的意思,有权利而没有义务了。 社会学的“眼光” “私”非“个人之不道德”。 “大家都这样”之习俗乃得自“社会化”。 “由社会寻解释”。 因之所谓“私”的问题却是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法”的问题 我们传统的划法,显然是和西洋的划法不同。 因之,如果我们要讨论私的问题就得把 “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考虑一下了”。 西洋的社会有些象我们在田里捆柴 西洋的社会有些象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 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 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 捆柴: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 我说西洋社会组织象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 西方社会:团体格局 我用捆柴来比拟,有一点不太合,就是一个人可以参加好几个团体,而好几扎柴里都有某一根柴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是人和柴不同的地方。 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作“团体格局”。 我家有多大?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那几个人。 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 在中国,这句话是含糊得很。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天下一家,四海皆兄弟 提到了我们的用字,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 “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 “家门”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 “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无不可成一家。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家”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这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 吾国社会仿佛“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吾们的“亲属”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 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 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亵的意思而且。这个网络象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吾们的“地缘” 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 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 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努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 中国人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 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象个小国。 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变。 团体之界限与圈子之关系 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给父母膳宿费的西洋社会里,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在团体里的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 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 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波纹:即圈子,即关系;而圈子有亲疏、关系有远近此即“差序” 儒家最重人伦 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 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样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释名》“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 伦重在分别 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