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经典阅读(人教新课标版)
对于文意的理解,一定不要先入为主,把一 些观念不自觉地带入对文本的理解中,造成一些 错误的出现。另外对于简答题,一定要认真研读 题干,明确题干要求,深入研读文本,找到对应区 间,进行合理取舍。特别是要求结合文段答题, 更要具体、详实。 返回 文化经典阅读 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陈司败①问:“昭公②知礼乎?”孔子曰: “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③:“吾 闻君子不党④,君子亦党乎?君取⑤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⑥’。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 知之。” (《论语·述而》)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⑦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⑧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 【注】①陈司败:陈国的司寇(官名)。②昭 公:鲁国国君,姓姬。③揖(yī):拱手行 礼,作揖。巫马期:孔子的弟子。④党:偏 袒,包庇,有偏私。⑤取:同“娶”。⑥吴孟 子:鲁昭公夫人,也姓姬。按照周礼的规定,同 姓不能通婚。为了掩人耳目,鲁昭公避讳,称她 为“吴孟子”。⑦食:同“蚀”。⑧更:变更, 更改。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昭公与同姓的吴姬结婚,有违周礼。陈司败 问孔子,鲁君这样做是否懂礼。孔子说鲁君懂 礼,陈司败对此很不满。 B.陈司败私底下对孔子的弟子巫马期说,孔子身 为有道德、懂周礼的君子,却偏袒做出非礼行 为的君主,太过偏心。 C.周礼提倡“为尊者讳”,孔子明知鲁昭公违礼 却在公开场合为他遮羞。陈司败对孔子表里不 一的做法予以严厉批评。 D.子贡认为,君子随时被大家关注着,其一言一 行都在众人眼里。君子难免会有过错,但过而 能改,仍会备受世人称道。 解析 陈司败的批评不是针对孔子的“表里不 一”,他并不知道孔子这样做的真实用心。陈司 败是在批评孔子偏袒鲁昭公,遮掩鲁昭公的违礼 行为的做法。 答案 C (2)从第一个选段中,你认为孔子真是“改过” 了吗?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具备什么样的修养?请 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孔子其实没有过错,因而谈不上“改 过”。从这件事的处理上,可以看出孔子的修养 很高:一是敢于承担过错,周礼提倡“为尊者 讳”,作为臣子,孔子宁可自己承担过错,而不 说鲁君不知礼;二是受委屈时不辩解,孔子受到 陈司败的批评指责,仍以宽容的心态来面对;三 是巧妙地坚持原则,孔子的话中巧妙委婉地肯定 了鲁昭公的违礼行为。 参考译文 陈司败问:“鲁昭公知礼吗?”孔子说: “知礼。”孔子出来以后,(陈司败)向巫马期 作了个揖,走近他说:“我听说君子是不偏袒别 人的,难道君子也偏袒别人吗?鲁君娶了一个吴 国女子,是同姓,却称她为‘吴孟子’。如果说 鲁君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些 话)告诉孔子。孔子说:“我真幸运,如果有了 过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如同日蚀月蚀过 错,人们都看得见;更改,人们都仰望着。” 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放①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②,一瓢 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 哉,回也!” (《论语·雍也》)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宪问》) 【注】 ①放:通“仿”。仿照,效法,依照。 引申为一味追求。②箪(dān):古时盛饭 食用的一种圆形竹器。食(sì):饭。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讨厌唯利是图的人,他认为这种人只知自 私自利,当然不会受到人们欢迎,而只会为大 家所怨恨。 B.颜回吃的是粗食淡饭,住的是简陋小屋,他忍 常人之所不能忍,为能身处贫穷而快乐,因此 受到孔子高度赞美。 C.在孔子看来,处贫困比处富贵困难。人在贫困 之中能保持正常的心态,正确地对待生活,是 很不容易的。 D.其实,无论是“贫而无怨”,还是“富而无 骄”,都需要修养的功夫。只是,前者修养的 功夫比后者来得深厚。 解析 颜回安贫乐道。他的快乐,不是乐其穷, 而是乐其道。 答案 B (2)孔子还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 矣!”结合上面的选段,你认为孔子教我们如何 “远怨”? 答案 孔子认为远离怨尤的方法是:一要严以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枕头坝一级水电站水轮发电机转子支架组装与焊接工艺.docx VIP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 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doc VIP
- DB21_T 4014-2024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规程.pdf VIP
- 某道路新建污水管道工程监理规划.doc VIP
- 苍南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技术升级改造经济效益分析.docx VIP
- DB32_T 4463-2023 水域状况评价规范.docx VIP
- 南京科目一新题库及答案.doc VIP
- 市政污水管道工程监理规划.doc VIP
- 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关心下一代的先进事迹材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