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第三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ppt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第三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第三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第四节 内分泌和神经—体液调节 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活动相互联系: 神经系统直接控制和调节内分泌系统活动; 神经系统又通过内分泌腺(脑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分泌激素,影响器官活动,形成神经-体液调节。 第一节 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一、心理的发生 心理是物质运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反映是指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 在物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反映方式: 无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物理的、机械的、化学的) 生物的反映形式(感应性,趋利避害) 心理的反映形式(信号性反应) 二、动物心理的发生阶段 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 知觉阶段(低等脊椎动物) 思维萌芽阶段(高等脊椎动物) 第二节 人类意识的产生 一.意识和意识的内容 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意识。 自我意识 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二、人类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 劳动的两个基本特征: 制造和使用工具 社会集体性 在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语言在人类意识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语言和劳动一起推动猿脑变成人脑,是人类意识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 第三节 意识的特征 一、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 1.人类既有对客观世界的意识,也有对自我的意识; 2.人类的意识是以抽象的概念形式反映客观事物为主要特征的; 3.人类的意识离不开语言; 4.人类的意识是人脑和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 二、意识的功能 (一)意识的觉知功能 (二)意识的能动功能 1.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3.意识的前进性 (三)意识的选择和监控功能 五、脑电活动 大脑皮质生物电活动的两种类型: 自发脑电位:在无任何明显外界刺激情况下,大脑皮质的持续性、节律性电位变化 诱发脑电位:在感觉传入冲动激发下,大脑皮质一定部位产生的电位变化 把引导电极安置在颅骨外头皮表面所记录到的皮质自发电位活动的图形,称为脑电图(EEG)。脑电活动很不规则,根据频率和振幅的不同,其基本波形可分为4种: ?波:频率为8~13次/秒,振幅20~100微伏 ?波:频率为14~30次/秒,振幅5~20微伏 ?波:频率为4~7次/秒,振幅100~150微伏 ?波:频率为1~3.5次/秒,振幅20~200微伏 第三节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条件反射方法对动物进行系统研究,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返回章目录 (一)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反射活动 无条件反射(食物反射、内脏放射、防御反射、朝向反射、性反射) 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二)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高级神经活动 的基本过程 兴奋过程 抑制过程 无条件性抑制 条件性抑制 外抑制 超限抑制 消退抑制 分化抑制 第三节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三)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规律 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规律。 大脑皮质上的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与其相反的神经过程的现象,称之为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意义:由于神经过程活动的这两条规律,才使大脑皮质的机能得以协调,保证人的工作、学习、休息等有规律的进行。 第三节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四)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机能 分析和综合是大脑皮质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功能 大脑皮质系统性功能的表现 对复合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对刺激之间关系形成条件反射 形成动力定型或动型 第四节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一) 两半球在语言功能方面的不对称性 在语言功能方面,左半球有明显的单侧化优势,且右利者比左利者单侧化程度高。 两半球对听觉信息加工的差别。 两半球对视觉信息加工的差别。 两半球在分析和整体认知方面的差别。 (二) 两半球在信息加工方面的不对称性 (三) 两半球在情绪方面的不对称性 右脑半球在情绪识别、表达和有关行为控制上具有优势,右脑控制整个情绪的基调。 右脑与消极情绪、左脑与积极情绪调解处理有关。 (四) 性格特征与左右脑半球活动相关 研究发现,乐观开朗和抑郁忧伤的性格类型分别取决于大脑左右两半球的活动模式。 大脑皮质功能区 1 中央沟 顶叶 枕叶 小脑 延髓 脑桥 颞叶 外侧裂 额叶 大脑皮层 嗅觉 言语觉 运动 听觉 视觉 感觉 大脑皮质功能区 2 听觉中枢 听觉性语言中枢 视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