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太平寰宇记》对“四至八到”记载
浅谈《太平寰宇记》对“四至八到”记载 【摘 要】《太平寰宇记》为流传至今的宋代第一部地理总志,是考察北宋初期政区建置变迁的主要资料。其所载府州县沿革及府州下备载领县,并详细记载了府州距两京里程、至邻州的四至八到,是研究历史时期交通状况的宝贵资料,本文将对其记载内容加以初探。 【关键词】《太平寰宇记》;四至八到 《太平寰宇记》为流传至今的宋代第一部地理总志,是继承了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的体裁而编写的史地名著,在古代地理总志发展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和特点。作者乐史,其事迹见于《宋史?乐黄目传》,“乐黄目,字公礼,抚州宜黄人,世仕江左李氏。父史,字子正,齐王景?镇临川,召掌奏?,授秘书郎,入朝为平原主簿。” [1] 乐史在《太平寰宇记?自序》中,写到成书原因。感于“太祖以握斗步天,扫荆蛮而干吴、蜀;陛下以呵雷叱电,荡闽越而缚并汾。自是五帝之封区,三皇之文轨,重归正朔,不亦盛乎!”又鉴于“虽贾?有《十道述》,元和有《郡国志》,不独编修太简,抑且朝代不同,加以从梁至周,郡国割据,更名易地,暮四朝三”于是“臣今沿波讨源,穷本知末,不量浅学,撰成《太平寰宇?》二百卷,并目录二卷”。[2] 书中记录了宋太平兴国统一以后的中国历史地理概况,是考察北宋初期政区建置变迁的主要资料。其所载府州县沿革及府州下备载领县,并详细记载了府州距两京里程、至邻州的四至八到,县下记录距府州方位里数等,“采披繁富,惟取赅博,……虽卷秩浩博,而考据特为精核。”[3]是研究历史时期交通状况的宝贵资料。但是至今对于其“四至八到”的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将就其对于“四至八到”的记载加以初探。 “四至八到”的标目概沿袭了《元和郡县图志》的首创“八到”,在其书中以“八到”记各府至上都、东都及八方府(州)、要地的交通路线及里距。方向分别为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和微偏。交通路线则有取某路、取某江及跨山跨岭、过关、路行等类别。“四至八到”有确定义例,始见元《大元大一统志》,其用四正表示四方州县地界距离,称“某方至某处界几里”,名为“四至”,合四正四隅表示八方城关距离,称“某方到某城(关)几里”,名为“八到”。《中国方志大辞典中》这样定义“四至八到”:“古代地理图书,通常用‘四至’(东、西、南、北四正)或“八到”(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表示某一行政区域的方位距离,合称‘四至八到’。元人始用四正表示四方州县地距离‘称某方至某处界几里’,名为‘四至’;合四正、四隅表示八方城关距离,称‘某方到某城几里’,名为‘八到’。‘四至八到’泛指所至地界。” [4] 一、“四至八到”的记载与“八到”内容应为一致 应该说《太平寰宇记》中的“四至八到”具体来看是与《元和郡县志》中所记“八到”一致。以河南道宋州为例,开封府一篇中记载:“西至东京三百里有通济渠水并通,西至西京七百二十里,西至长安一千五百八十里,东至徐州西界二百一十里,南至亳州西界一百三十二里,西至东京襄邑县九十五里,北至单州一百八十里,东南至亳州谯县界,一百八十里西南至陈州二百八十里,西北至曹州二百八十里,东北至兖州四百一十七里。”[5]共记录了八个方位,十一个条道路里程数。《元和郡县志》中,宋州记载:“西至上都一千五百八十里,西至东都九百二十里,东南至泗州七百五十里,西南至亳州一百四十里,西北至曹州一百五十里,东北至徐州三百五十里。” [6]共记载了四个方位,六条路线的里程数。 首先,《太平寰宇记》中记载的宋州道路,要远详细于《元和郡县志》中的记载。不仅仅记载通往大的州镇的主要道路,而是将八个方位所到之处记载全面,包括了一些小路。正如乐史自己所言:“至若贾耽之漏落,吉甫之缺遗,此尽收焉。” [7] 其次,两书记载中的道路里程数略有差别,如宋州中同样是西北至曹州,《太平寰宇记》中记载为二百八十里,而《元和郡县志》中却为一百五十里;《太平寰宇记》到徐州在的道路记载为东北方向二百一十里,而在《元和郡县志》中却为东北方向三百五十里。概因为当时其记载多出于各地上报的图经,并未经作者实地考证,因此多有出路。 同时,两书的成书时间也有所不同,宋代在唐代的道路基础上有所扩展。宋代的道路宽度较唐代小,路网密度更高,道路与商业结合,更加符合实际需求,使得道路网更加完备。 二、其记载内容应多为实际的道路里程 《太平寰宇记》中有多出对于道路性质的描写,如卷十二中对于亳州的“四至八到”记载:“西至东京四百八十六里,西至西京八百九十四里,西至长安一千七百四十五里,东至徐州五百里,西南微东至颍州迳路二百六十里,西至陈州二百五十里,西南至陈州二百九十二里,西北至泗州三百四十五里,东北至徐州三百四十二里”。[8]其中“迳路”应为走直上直下的山路,也就是说,相对颍州的这条山路小道而已,其他记载应为官道。
文档评论(0)